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5页 |
中文文摘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部分 “生活教育”理念与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 | 第9-18页 |
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在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中的体现 | 第9-13页 |
(一) “生活教育”理念对传统教育理念的扬弃 | 第9-11页 |
(二) “生活教育”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 第11-13页 |
二、“生活教育”理念,体现新课程改革教育目的的理性回归 | 第13-18页 |
(一) “生活教育”理念,体现教育目的的理性回归 | 第13-15页 |
(二) 教学实践对“生活教育”理念的践行 | 第15-18页 |
第二部分 “生活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困难及原因分析 | 第18-27页 |
一、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对政治学科的“教 | 第18-23页 |
(一) 新、旧教材的更替与教师的适应力 | 第18-20页 |
(二) 教学方法的改革难点 | 第20-23页 |
二、新课程改革下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 | 第23-27页 |
(一) 学生在学习中对“生活教育”理念接受程度的影响因素 | 第23-25页 |
(二) 传统学习方法的制约 | 第25-27页 |
第三部分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下,践行“生活教育”理念的对策与建议 | 第27-38页 |
一、从教育理念上更新教育观,赋予政治课以时代性和人文精神 | 第27-30页 |
(一) 课程观 | 第27-28页 |
(二) 教师观 | 第28-29页 |
(三) 学生观 | 第29页 |
(四) 考试观 | 第29-30页 |
二、坚持教学改革的开放性 | 第30-31页 |
(一) 学校教育理念的开放性 | 第30页 |
(二) 与社会、社区的双向互动 | 第30页 |
(三) 学校教育与家庭的沟通、合作 | 第30-31页 |
三、探索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性 | 第31-37页 |
(一) 培养学生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 | 第31-35页 |
(二)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 | 第35-37页 |
四、建立开放性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注释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