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新新人类”网名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 网名存在的语境—网络 | 第8页 |
(二) 网名与其他名字“代号” | 第8-10页 |
(三) “网名”研究现状及论题可行性分析 | 第10-11页 |
一、网名的表层形式分类 | 第11-13页 |
(一) 网名的组合形式分类 | 第11页 |
(二) 网名的音节分布 | 第11-12页 |
(三) 网名的语法结构 | 第12-13页 |
二、网名的语义分类 | 第13-15页 |
(一) 与人物有关 | 第13页 |
(二) 与自然现象有关 | 第13页 |
(三) 与动植物有关 | 第13页 |
(四) 与食物有关 | 第13页 |
(五) 与娱乐有关 | 第13-14页 |
(六) 与颜色有关 | 第14页 |
(七) 与表达内心有关 | 第14页 |
(八) 与谐音、幽默有关 | 第14-15页 |
三、网名所折射的审美情趣的分析 | 第15-23页 |
(一) 音韵美 | 第15-16页 |
1. 声调方面 | 第15页 |
2. 声韵方面 | 第15-16页 |
(二) 辞格美 | 第16-17页 |
1. 比喻 | 第16页 |
2. 拟人 | 第16-17页 |
3. 夸张 | 第17页 |
4. 仿词 | 第17页 |
5. 析字 | 第17页 |
6. 引语 | 第17页 |
(三) 创新美 | 第17-19页 |
1. “……” | 第18页 |
2. “酸奶+咖啡=?” | 第18页 |
3. “断肠人在刷牙” | 第18-19页 |
4. “驴是的念来过倒” | 第19页 |
(四) 组合美 | 第19-23页 |
1. 混搭 | 第19-20页 |
2. 缩略 | 第20页 |
3. 写意 | 第20-21页 |
4. 罐装 | 第21-23页 |
四、网名所体现的社会文化 | 第23-34页 |
(一) 网名所体现的社会文化特征 | 第23-32页 |
1. 网络所体现的传统文化 | 第23-27页 |
2. 网名所体现的时尚文化 | 第27页 |
3. 网名所体现的文化多样性 | 第27-32页 |
(二) 网名所体现的社会文化特征分析 | 第32-34页 |
1. 传统文化仍占主流 | 第32页 |
2. 宽容的社会环境给“新新人类”自由宽松的空间 | 第32-33页 |
3. 重视网络文明建设 | 第33-34页 |
五、网名所反映的“新新人类”心理分析 | 第34-47页 |
(一) 何谓“新新人类” | 第34-35页 |
(二) 网名所反映的“新新人类”心态特征表现 | 第35-42页 |
1. 相关字眼统计及分析 | 第35-38页 |
2. “新新人类”心态特征表现 | 第38-42页 |
(三) “新新人类”心态特征分析 | 第42-47页 |
1. 成长环境和文化的影响 | 第42-43页 |
2. 大众话语背景下的校园青春亚文化取向 | 第43-45页 |
3. 客观看待 | 第45-47页 |
六、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1 | 第50-52页 |
附录2 | 第52-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