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32页 |
·研究食品安全的意义 | 第8-9页 |
·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 | 第9-12页 |
·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 第10页 |
·化学物质的应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 第10-11页 |
·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 第11页 |
·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 第11-12页 |
·含大然有毒物质或特定条件下产生毒物的食物 | 第12页 |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的现状与展望 | 第12-24页 |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现状 | 第12-23页 |
·食品化学性污染的检测技术和方法 | 第13-16页 |
·食品生物性污染的检测技术和方法 | 第16-19页 |
·食品安全检测样品前处理技术和方法 | 第19-20页 |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器 | 第20-22页 |
·食品安全网络监控系统 | 第22-23页 |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展望 | 第23-24页 |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和影响 | 第24-27页 |
·本研究工作的内容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2页 |
第2章 便携式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的研制 | 第32-52页 |
·测量原理 | 第32页 |
·仪器的硬件结构 | 第32-47页 |
·光源系统 | 第33-40页 |
·传统光度计的光学系统简介 | 第33-34页 |
·光源的选择 | 第34-36页 |
·LED光源稳定性的研究 | 第36-39页 |
·集束式光源/单色器的设计 | 第39-40页 |
·检测系统 | 第40-43页 |
·光电转换器的选择 | 第40-41页 |
·光频转换器 | 第41-43页 |
·比色瓶 | 第43页 |
·控制系统 | 第43-47页 |
·AT89C52单片机 | 第44-46页 |
·LCD显示模块 | 第46页 |
·微型打印机和按键 | 第46-47页 |
·通讯功能 | 第47页 |
·便携式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的软件开发 | 第47-49页 |
·嵌入式控制软件 | 第47-48页 |
·PC机软件 | 第48-49页 |
·便携式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的指标和特点 | 第49-51页 |
·仪器的技术指标 | 第49-50页 |
·仪器的特点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
第3章 便携式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 第52-69页 |
·水发食品中甲醛含量的现场快速测定 | 第52-59页 |
·引言 | 第52-53页 |
·实验部分 | 第53-55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53-54页 |
·实验过程 | 第54-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58页 |
·沉淀剂的选择 | 第55页 |
·提取温度和时间的选择 | 第55-56页 |
·显色速度和稳定性 | 第56-57页 |
·工作曲线和灵敏度 | 第57页 |
·干扰实验 | 第57-58页 |
·样品分析 | 第58-59页 |
·水发食品的甲醛本底值及其是否被人为添加甲醛的判断标准 | 第59页 |
·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现场快速测定 | 第59-66页 |
·引言 | 第59-61页 |
·实验部分 | 第61-63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61-62页 |
·试剂包制备 | 第62页 |
·实验过程 | 第62-6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3-65页 |
·提取温度和时间的选择 | 第63-64页 |
·显色速度和稳定性 | 第64-65页 |
·工作曲线和灵敏度 | 第65页 |
·样品测定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中文摘要 | 第69-71页 |
Abstract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