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绪言 | 第7-10页 |
第一章 产权理论的一般分析 | 第10-20页 |
一、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概述 | 第10-13页 |
(一) 产权的一般含义 | 第10-11页 |
(二) 产权的基本功能 | 第11-13页 |
二、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产权理论概述 | 第13-17页 |
(一) 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理论、产权理论 | 第13-15页 |
(二)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产权理论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意义 | 第15-17页 |
三、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权制度 | 第17-20页 |
(一) 现代产权制度的内涵 | 第17-18页 |
(二)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权制度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述评 | 第20-27页 |
一、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探索历程及评价 | 第20-23页 |
二、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3-27页 |
第三章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 | 第27-41页 |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根本指导方针 | 第27-31页 |
(一)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规定了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出发点 | 第28-30页 |
(二)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最终目的 | 第30-31页 |
二、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 第31-36页 |
(一) 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现代企业产权制度 | 第31-34页 |
(二) 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 第34-36页 |
三、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发展趋向 | 第36-41页 |
(一)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 第36-39页 |
(二) 探索有效利益分配机制,防止两极分化,走向共同富裕 | 第39-41页 |
结束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