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湖滨带人工湿地营养物去除效果观测及模拟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4页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现状第11页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防治对策第11-12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12-13页
     ·抚仙湖水质状况第12页
     ·抚仙湖水质污染加速发展的原因第12页
     ·抚仙湖水质污染治理对策的探索第12-13页
   ·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第13-14页
     ·研究目的第13页
     ·研究内容第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第二章 湖滨带人工湿地技术第14-18页
   ·人工湿地定义及分类第14-15页
     ·湿地第14页
     ·人工湿地第14页
     ·人工湿地分类第14-15页
   ·人工湿地的系统组成第15页
     ·基质第15页
     ·植物第15页
     ·微生物第15页
   ·人工湿地氮磷去除机理第15-18页
     ·氮第15-17页
     ·磷第17-18页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第18-22页
   ·研究区概况第18-20页
   ·研究方法第20页
   ·采样方案第20页
     ·采样点第20页
     ·监测期第20页
     ·采样频率第20页
   ·分析方法第20-21页
   ·测试仪器第21-22页
第四章 人工湿地营养物去除效果第22-35页
   ·不同功能区去除氨氮效果比较第22-24页
     ·沉淀池第23-24页
     ·潜流区第24页
     ·表流区第24页
   ·不同功能区去除硝氮效果比较第24-27页
     ·沉淀池第25页
     ·潜流区第25页
     ·表流区第25-27页
   ·不同功能区去除总氮效果比较第27-28页
     ·沉淀池第27-28页
     ·潜流区第28页
     ·表流区第28页
   ·除氮效果讨论第28-29页
   ·不同功能区去除磷素效果比较第29-33页
     ·沉淀池第30页
     ·潜流区第30-32页
     ·表流区第32-33页
     ·除磷效果讨论第33页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五章 人工湿地营养物去除的模拟第35-43页
   ·模型分类第35页
   ·模型原理第35-40页
     ·回归方程模型第35-36页
     ·一级动力学模型第36-38页
     ·Monod模型第38页
     ·生态动力学模型第38-40页
   ·模型特点比较第40-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六章 人工湿地营养物去除的回归模拟第43-57页
   ·氨氮的回归模拟第43-45页
     ·潜流区第43-45页
     ·表流区第45页
   ·硝氮的回归模拟第45-48页
     ·潜流区第46-47页
     ·表流区第47-48页
   ·总氮的回归模拟第48-51页
     ·潜流区第49-50页
     ·表流区第50-51页
   ·总磷的回归模拟第51-55页
     ·沉淀池第52-53页
     ·潜流区第53-54页
     ·表流区第54-55页
   ·模拟效果的比较分析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第57-59页
   ·结论第57页
   ·建议及展望第57-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硕士研究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期货市场分析的股票投资策略研究
下一篇:油脂脱色过程及其机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