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34页 |
·聚烯烃的改性方法 | 第11-13页 |
·物理改性 | 第11-12页 |
·化学改性 | 第12-13页 |
·聚烯烃的接枝方法 | 第13-26页 |
·本体接枝改性 | 第13-24页 |
·表面接枝改性 | 第24-26页 |
·接枝物的表征 | 第26-30页 |
·接枝产物的纯化 | 第27-28页 |
·接枝产物的表征 | 第28-30页 |
·接枝物的结构与性能 | 第30-31页 |
·接枝聚烯烃的应用研究 | 第31-33页 |
·接枝聚烯烃作为增容剂在共混改性中的应用 | 第31-32页 |
·接枝聚烯烃作为界面改善剂在填充、增强改性中的应用 | 第32-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2 实验部分 | 第34-38页 |
·主要原料和规格 | 第34页 |
·仪器设备 | 第34-35页 |
·工艺条件 | 第35页 |
·制备接枝物所需的工艺条件 | 第35页 |
·接枝聚丙烯与尼龙6共混物的制备工艺 | 第35页 |
·性能测试 | 第35-38页 |
·接枝率的测定 | 第35-36页 |
·熔体流动速率的测定 | 第36页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6页 |
·接枝物的红外表征(FTIR) | 第36-37页 |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第37页 |
·扫描电镜(SEM) | 第37-38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8-73页 |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反应挤出接枝马来酸酐(MAH)的研究 | 第38-51页 |
·红外光谱(IR)的表征 | 第38-40页 |
·挤出温度较低时各种因素对LLDPE-g-MAH的影响 | 第40-45页 |
·挤出温度较高时各种因素对LLDPE-g-MAH的影响 | 第45-51页 |
·均聚聚丙烯(PPH)反应挤出接枝马来酸酐(MAH)的研究 | 第51-65页 |
·红外光谱的表征 | 第51-53页 |
·DCP用量对PP-g-MAH的影响 | 第53-55页 |
·电子给予体二甲基甲酰胺(DMF)对PP-g-MAH的影响 | 第55-58页 |
·苯乙烯(St)对PP-g-MAH的影响 | 第58-63页 |
·机头温度对PP-g-MAH的影响 | 第63页 |
·不同种类的聚丙烯接枝率的比较 | 第63-64页 |
·PP及PP-g-MAH的DSC分析 | 第64-65页 |
·无规聚丙烯(PPR)反应挤出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的研究 | 第65-67页 |
·DCP用量对PP-g-GMA的影响 | 第65-66页 |
·GMA用量对PP-g-GMA的影响 | 第66-67页 |
·PP-g-MAH与PP-g-GMA对PP/PA6共混物的增容作用 | 第67-73页 |
·PP-g-MAH用量对PP/PA6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7-69页 |
·不同增容剂对PP/PA6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9-70页 |
·PP-g-MAH对不同比例PP/PA6共混物的增容作用 | 第70-71页 |
·共混物的SEM分析 | 第71-73页 |
4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82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82页 |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