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3页 |
·“在”字句的界定 | 第9-10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0页 |
·研究“在”字句的理论和方法 | 第10-11页 |
·语料来源 | 第11-12页 |
·符号说明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在”字句研究综述 | 第13-28页 |
·历史和现状 | 第13-16页 |
·“在”字句中的“在” | 第16-17页 |
·“在”字句中的“在”字短语 | 第17-22页 |
·“在”字句中的动词 | 第22-24页 |
·与“在”字句有关的其他一些问题 | 第24-26页 |
·小结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在”字句的句法分析 | 第28-53页 |
·从词语组合的语序排列来看“在”字句的类型 | 第28-31页 |
·“在”字短语的结构分析 | 第31-34页 |
·A式“NP+PP+VP”句的句法分析 | 第34-37页 |
·B式“PP(+NP)+VP”句的句法分析 | 第37-41页 |
·A式和B式的区别 | 第41-43页 |
·C式“NP+VP(+NP)+PP”句的句法分析 | 第43-47页 |
·C式对动词的选择 | 第47-50页 |
·小结 | 第50-53页 |
第三章 “在”字句的语义分析 | 第53-82页 |
·“在”字句隐层的基本动核结构 | 第53-57页 |
·介词“在”后成分的语义分析 | 第57-68页 |
·“在+处所”的语义指向分析 | 第68-74页 |
·“在”字句的句模 | 第74-79页 |
·小结 | 第79-82页 |
第四章 “在”字句的语用分析 | 第82-103页 |
·A类、B类PP跟C类PP的语用差别 | 第82-85页 |
·S1式和S2式中PP不同位置对句子语用的影响 | 第85-88页 |
·S2式语用表达上的某些问题 | 第88-95页 |
·句首PP后的停顿有利于突显背景 | 第88-90页 |
·PP在句首有利于管辖后面的整个事件 | 第90-92页 |
·PP在句首有助于篇章开篇 | 第92-94页 |
·PP置于句首是篇章衔接和句式变化的需要 | 第94-95页 |
·S3和S4的式语用表达问题 | 第95-98页 |
·句子的表达类型 | 第96页 |
·有“在”和无“在”在语用上的区别 | 第96-98页 |
·S5式和S6式的语用表达问题 | 第98-100页 |
·S5式和S6式语用上的共性 | 第98页 |
·S5式和S6式的语用表达差别 | 第98-100页 |
·S5式的几种变换式的语用差别 | 第100页 |
·小结 | 第100-103页 |
第五章 汉语“在”字句与韩语相关句式的对比研究 | 第103-127页 |
·处格助词(位格词尾) | 第103-109页 |
·处格助词 | 第104-106页 |
·处格助词 | 第106-108页 |
·处格助词与之区别 | 第108-109页 |
·汉语“在”字句与韩语相关句式的对比 | 第109-115页 |
·对韩汉语“在”字句教学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115-124页 |
·有关“在+方位短语”的问题 | 第115-117页 |
·“V在的NP”偏误分析 | 第117-118页 |
·“NP+VP+PP”格式学习中出现的偏误分析 | 第118-120页 |
·“NP+把NP+(VP+PP)”格式学习中出现的偏误分析 | 第120-121页 |
·有关“一对多,多对一”的语言现象 | 第121-123页 |
·有关语序的几个问题 | 第123-124页 |
·小结 | 第124-127页 |
余论 | 第127-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40页 |
后记 | 第140-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