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世界文学论文--作品评论和研究论文

后现代主义与反阐释理论

内容提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学术史回顾第9-16页
导论 阐释与反对阐释: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第16-34页
 第一节 关于阐释与反对阐释第16-19页
 第二节 从阐释到反对阐释的文化范式第19-34页
  一 现代主义的范式:阐释第19-26页
  二 后现代主义的范式:反对阐释第26-34页
第一章 反阐释理论的缘起与发展第34-61页
 第一节 现象学、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第34-38页
 第二节 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欧美文化语境第38-50页
  一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第39-43页
  二 后现代主义与美国的“反文化”第43-50页
 第三节 与解构主义的合流第50-61页
第二章 罗伯—格里耶:抛弃关于“深度”的古老神话第61-86页
 第一节 革新“巴尔扎克式”的小说观念第62-74页
  一 瓦解故事 消解人物第63-67页
  二 解构意义 反对阐释第67-74页
 第二节 表面小说:《嫉妒》第74-86页
  一 缺项的运用第74-76页
  二 非主题化写作第76-79页
  三 非人化的写实第79-83页
  四 现在时的叙述时态第83-86页
第三章 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与新感受力第86-106页
 第一节 唯美主义气质第87-93页
 第二节 艺术色情学第93-99页
 第三节 关于《疾病的隐喻》第99-106页
第四章 博德里亚:意义的阙如第106-121页
 第一节 后现代媒介理论第107-111页
 第二节 仿真、超真实与内爆第111-116页
 第三节 艺术:从反映到表现到符号第116-121页
第五章 反对阐释的理论特征第121-141页
 第一节 一种独特的形式美学第121-133页
  一 文学虚构现实第122-127页
  二 文学是一种不及物的语言行为第127-131页
  三 形式主义诗学第131-133页
 第二节 一种后现代阐释学第133-141页
  一 后现代的思想范式第133-136页
  二 后现代的读者身份第136-141页
第六章 反对阐释之后:走向文本的社会学第141-153页
 第一节 现代社会学理论的形式转向第141-146页
 第二节 当代批评理论的文化转向第146-149页
 第三节 结语:走向形式的社会学第149-153页
参考文献第153-164页
后记第164-166页

论文共1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原位构筑复合前驱体设计合成稀土钒酸盐基微纳米磷光体
下一篇:艾略特诗歌隐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