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新课标下中职生立体几何教学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一、引言第8-11页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与目的第8页
 (二) 研究意义第8-10页
  1. 有利于推动立体几何的生本化回归第8-9页
  2. 有利于加强对于立体几何思维重要性的认识第9页
  3. 有利于彰显新课改背景下的师生关系在提升教学质量中的人际场域效用第9-10页
 (三) 研究方法第10页
  1. 文献研究法第10页
  2. 行动研究法第10页
  3. 调查研究法第10页
 (四) 研究内容第10-11页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立体几何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第11-21页
 (一) 调查目的第11页
 (二) 调查方法与对象第11-12页
 (三) 调查研究的程序第12页
  1. 编制问卷第12页
  2. 问卷修订第12页
  3. 问卷发放第12页
  4. 问卷的统计与分析第12页
 (四) 调查研究的结果第12-21页
  1. 学生对于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立体几何的认识第12-17页
  2. 教师对于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立体几何的认识与兴趣第17-21页
三、基于实证调查的中职立体几何教学创新对策分析第21-29页
 (一) 契合新课改要求,创新立体几何的授课理念第21页
 (二) 尊重学生主体需求,充分保障学生在学习建构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第21-23页
 (三) 着眼学情特点,不断优化立体几何的授课思路第23-26页
 (四) 积极实施柔性管理,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第26-29页
四、中职立体几何教学创新对策的实证考察第29-38页
 (一) 实验背景第29页
  1. 实验目的第29页
  2. 实验客体第29页
 (二) 实验变量第29页
 (三) 实验预设第29-30页
 (四) 实验材料呈现第30-37页
  1. 学习目标第30页
  2. 学情分析第30页
  3. 教学环节第30-34页
  4. 教学评价第34-37页
 (五)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7页
 (六) 实验研究结论第37-38页
致谢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0页
附录第40-4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影视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运用研究--以上海市卢湾区教改实践为例
下一篇:着眼形式,有效提高中学生的作文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