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污染物甲醛对人血液中甲醛及还原型谷胱甘肽浓度的影响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1. 前言 | 第9-19页 |
1.1 室内装修的现状 | 第9-10页 |
1.2 甲醛的理化性质及毒性作用 | 第10-12页 |
1.3 血液中甲醛浓度的稳定与平衡 | 第12-13页 |
1.4 氧化损伤产生的机理 | 第13-14页 |
1.5 还原型谷肤甘肤的理化性质及生理功能 | 第14-17页 |
1.6 甲醛暴露与还原型谷肤甘肤水平 | 第17页 |
1.7 甲醛的测定方法 | 第17-18页 |
1.8 本实验的目的 | 第18-19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9-24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0-24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4-34页 |
3.1 甲醛标准溶液的峰面积 | 第24-25页 |
3.2 武汉市疾病控制中心提供的样品的检测结果 | 第25-29页 |
3.3 阴性对照组测得的 GSH与甲醛浓度的结果 | 第29-30页 |
3.4 暴露组与阴性对照组血清甲醛浓度的比较 | 第30-31页 |
3.5 各组间血清甲醛的比较 | 第31-32页 |
3.6 阴性对照组与暴露组谷肤甘肤浓度的比较 | 第32-33页 |
3.7 血液中 GSH浓度与甲醛浓度的相关性 | 第33-34页 |
4. 讨论 | 第34-40页 |
4.1 实验数据的分析 | 第34页 |
4.2 实验方法的选择 | 第34-35页 |
4.3 去蛋白液的选择 | 第35页 |
4.4 血清中甲醛的来源 | 第35-36页 |
4.5 甲醛在体内的存在形式及分布 | 第36页 |
4.6 甲醛的生理作用 | 第36-37页 |
4.7 甲醛的毒理作用 | 第37-40页 |
5.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