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政策保障机制研究
引言 | 第1-13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7-8页 |
二、概念界定 | 第8-1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0-13页 |
第一部分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背景 | 第13-20页 |
一、学分制的历史沿革及基本理念 | 第13-15页 |
(一) 学分制的历史沿革 | 第13-14页 |
(二) 学分制的基本理念 | 第14-15页 |
二、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原因 | 第15-20页 |
(一)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 第15-17页 |
(二) 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17-18页 |
(三) 满足职校生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 | 第18-20页 |
第二部分 建立学分制政策保障机制的意义 | 第20-30页 |
一、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0-26页 |
(一) 思想观念的局限 | 第20-22页 |
(二) 办学条件的限制 | 第22-23页 |
(三) 课程建设的滞后 | 第23-25页 |
(四) 配套政策的缺失 | 第25-26页 |
二、建立学分制政策保障机制的作用 | 第26-30页 |
(一) 引导学分制实施主体的观念行为 | 第26-27页 |
(二) 统筹学分制实施所需的教育资源 | 第27-28页 |
(三) 规范学分制实施学校的教学管理 | 第28-29页 |
(四) 促进学分制实施政策的组织落实 | 第29-30页 |
第三部分 建立学分制政策保障机制的策略 | 第30-39页 |
一、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政策研究 | 第30-31页 |
(一) 完备学分制政策内容 | 第30页 |
(二) 协调学分制政策关系 | 第30-31页 |
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政策体系 | 第31-35页 |
(一) 关于学分制课程制度的政策 | 第31-32页 |
(二) 关于学分制评价制度的政策 | 第32页 |
(三) 关于学分制实施条件的政策 | 第32-34页 |
(四) 关于学分制配套制度的政策 | 第34-35页 |
三、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政策突破 | 第35-36页 |
(一) 下放毕业证书发放权 | 第36页 |
(二) 建立学分互认中心 | 第36页 |
(三) 制定学分收费标准 | 第36页 |
四、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政策运行机制 | 第36-39页 |
(一) 建立学分制政策的形成机制 | 第37页 |
(二) 建立学分制政策的信息反馈机制 | 第37-38页 |
(三) 建立学分制政策的调节机制 | 第38-3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后记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