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地区地质灾害区划与防治规划研究
| 1 绪论 | 第1-11页 |
| ·论文研究意义 | 第7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9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9-11页 |
| 2 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 | 第11-26页 |
| ·自然地理背景概况 | 第11-13页 |
| ·地形地貌 | 第13-15页 |
| ·地层与地质构造 | 第15-19页 |
|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第19页 |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19-22页 |
|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 第22-26页 |
| 3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 第26-44页 |
| ·滑坡(崩塌)地质灾害 | 第26-28页 |
| ·地表沉陷(塌陷)地质灾害 | 第28-32页 |
| ·地裂缝形成及演化机制 | 第32-34页 |
| ·土地荒漠化时空演变规律 | 第34-36页 |
| ·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影响因素 | 第36-39页 |
| ·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区)及不稳定斜坡 | 第39-44页 |
| 4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 | 第44-54页 |
| ·区划原则与方法 | 第44页 |
| ·区划结果及区划评价 | 第44-49页 |
| ·地质灾害危险性初步评价与预测 | 第49-54页 |
| 5 防治规划与建议 | 第54-62页 |
| ·地质灾害防治目标 | 第54-55页 |
| ·防治分区的划分与评价 | 第55-60页 |
| ·重点防治的灾害种类、防治地点及防治分期安排建议 | 第60页 |
| ·群测群防系统建设和运行 | 第60-62页 |
| 6 结论与建议 | 第62-64页 |
| ·结论 | 第62页 |
| ·建议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 致 谢 | 第66-6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及学术论文情况: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