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篇 综述 | 第11-46页 |
第一章 水分代谢与植物的抗旱性 | 第11-17页 |
·相对含水量 | 第11-12页 |
·水分饱和亏 | 第12页 |
·水势 | 第12-13页 |
·水分利用效率 | 第13页 |
·气孔阻力和气孔导度 | 第13-14页 |
·失水速率和保水能力 | 第14-17页 |
第二章 渗调物质与植物的抗旱性 | 第17-25页 |
·可溶性蛋白 | 第18-19页 |
·游离氨基酸 | 第19-20页 |
·脯氨酸 | 第20-21页 |
·可溶性糖 | 第21-23页 |
·可溶性低聚糖 | 第21页 |
·蔗糖 | 第21-22页 |
·甘露糖与甘露糖醇 | 第22页 |
·果聚糖 | 第22页 |
·海藻糖 | 第22-23页 |
·甜菜碱 | 第23-24页 |
·K~+与其它无机离子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抗氧化系统与植物的抗旱性 | 第25-36页 |
·水分胁迫下小麦体内自由基的变化 | 第25-27页 |
·水分胁迫下小麦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变化 | 第27-31页 |
·SOD | 第27-29页 |
·CAT | 第29-30页 |
·POD | 第30-31页 |
·水分胁迫下小麦体内抗氧化物质的变化 | 第31-36页 |
·类胡萝卜素 | 第31-32页 |
·维生素 C | 第32-34页 |
·谷肤甘肽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抗旱蛋白与植物的抗旱性 | 第36-46页 |
·LEA蛋白 | 第36-40页 |
·水通道蛋白 | 第40-45页 |
·展望 | 第45-46页 |
第二篇 实脸研究 | 第46-82页 |
选题目的、意义及依据 | 第46-47页 |
第五章 水分胁迫下小麦幼苗抗失水能力的研究 | 第47-5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7-48页 |
·小麦幼苗培养及处理 | 第47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47-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0页 |
·水分胁迫条件下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变化 | 第48页 |
·水分胁迫条样下水分饱和亏变化 | 第48-49页 |
·水分胁迫条件下叶水势变化 | 第49页 |
·水分胁迫条件下渗透势变化 | 第49-50页 |
·水分胁迫条件下蒸腾速率变化 | 第50页 |
·讨论 | 第50-52页 |
第六章 水分胁迫下小麦体内渗调物质及光合等生理变化 | 第52-5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2-53页 |
·小麦幼苗培养及处理 | 第52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52-5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3-58页 |
·水分胁迫下小麦幼苗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 第53页 |
·水分胁迫下小麦幼苗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 第53-54页 |
·水分胁迫下小麦幼苗K~+离子含量的变化 | 第54-55页 |
·水分胁迫下小麦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 第55页 |
·水分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第55-56页 |
·气孔导度 | 第56页 |
·水分胁迫下小麦幼苗净光合速率的变化 | 第56-57页 |
·水分利用效率 | 第57-58页 |
·讨论 | 第58-59页 |
第七章 水分胁迫下小麦抗氧化系统对 PEG胁迫的反应 | 第59-6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9-60页 |
·实验材料的培养与处理 | 第59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59-6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0-67页 |
·SOD活性的变化 | 第60-61页 |
·POD活性的变化 | 第61-62页 |
·CAT活性的变化 | 第62-63页 |
·抗坏血酸(AsA)含量变化 | 第63-64页 |
·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变化 | 第64页 |
·谷胱甘肽(GSH)含量变化 | 第64-65页 |
·细胞膜相对透性变化 | 第65-66页 |
·丙二醛含量变化 | 第66-67页 |
·讨论 | 第67-69页 |
第八章 水分胁迫诱导蛋白的研究 | 第69-81页 |
·植物材料、实验仪器和主要试剂 | 第69-71页 |
·植物材料 | 第69页 |
·实验仪器 | 第69-70页 |
·主要试剂 | 第70-71页 |
·实验方法 | 第71-74页 |
·实验材料的培养与处理 | 第71页 |
·目的蛋白的提取 | 第71页 |
·SDS-PAGE电泳 | 第71-72页 |
·凝胶中目的蛋白条带的回收 | 第72页 |
·SDS-PAGE小板检测纯度 | 第72-74页 |
·蛋白质电转印 | 第74页 |
·N-末端序列测定 | 第74页 |
·结果分析 | 第74-79页 |
·SDS-PAGE电泳 | 第75-76页 |
·目的蛋白纯化检测 | 第76-77页 |
·蛋白质转膜 | 第77-78页 |
·水分胁迫诱导蛋白N-末端序列分析 | 第78-79页 |
·讨论 | 第79-80页 |
·小结 | 第80-81页 |
第九章 结论 | 第81-82页 |
附录:材料培养图片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作者简介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