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2页 |
第一节 选题原因与框架设置 | 第8-9页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第9-12页 |
第二章 危机事件与危机传播 | 第12-20页 |
第一节 危机事件的形成与特征 | 第13-17页 |
一、危机事件的形成 | 第13-15页 |
二、危机事件的特征 | 第15-17页 |
第二节 危机传播范畴与原则 | 第17-20页 |
一、危机传播的范畴界定 | 第17-18页 |
二、危机传播的原则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危机事件对新闻媒体的制约与利用 | 第20-31页 |
第一节 危机事件对新闻媒体的制约 | 第20-24页 |
一、危机事件本身不可抗因素对新闻媒体制约 | 第20-21页 |
二、危机事件负面影响造成社会传播环境对新闻媒体制约 | 第21-23页 |
三、危机事件报道者个人素质对新闻媒体制约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危机事件对新闻媒体的利用 | 第24-31页 |
一、现代战争对新闻媒体的利用 | 第24-28页 |
二、恐怖主义对新闻媒体的利用 | 第28-31页 |
第四章 危机事件中新闻媒体的传播策略 | 第31-55页 |
第一节 危机潜伏期:树立意识、未雨绸缪 | 第31-35页 |
一、监测环境、预警危机 | 第31-33页 |
二、普及知识、化解危机 | 第33-35页 |
第二节 危机初发期:及时报道、稳定民心 | 第35-44页 |
一、主动出击、及时报道、追求时效 | 第35-41页 |
二、表达同情、以人为本、稳定民心 | 第41-44页 |
第三节 危机持续期:全面报道、疏导民意 | 第44-51页 |
一、全面报道、解释危机 | 第44-49页 |
二、上下沟通、引导舆论、疏导民意 | 第49-51页 |
第四节 危机消退期:心理援助、恢复秩序 | 第51-55页 |
一、实施心理援助,提高公众危机心理承受力 | 第51-52页 |
二、总结经验教训,重建社会秩序 | 第52-55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60-61页 |
声明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