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1页 |
1.1 论文的写作背景 | 第8-9页 |
1.2 论文的结构 | 第9-10页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二章 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 | 第11-28页 |
2.1 当前国内外钢铁企业发展趋势 | 第11-16页 |
2.1.1 国外钢铁企业发展趋势 | 第11页 |
2.1.2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下的国内钢铁企业发展趋势 | 第11-16页 |
2.1.3 国内钢铁企业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难点 | 第16页 |
2.2 国内外无缝钢管生产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6-19页 |
2.2.1 国内外无缝钢管生产技术现状 | 第16-18页 |
2.2.2 无缝钢管发展趋势 | 第18-19页 |
2.3 市场需求分析 | 第19-22页 |
2.3.1 总需求量市场分析 | 第19-20页 |
2.3.2 大中口径管需求分析 | 第20-21页 |
2.3.3 区域市场需求分析 | 第21-22页 |
2.4 企业内部状况 | 第22-28页 |
2.4.1 工艺技术装备水平评价 | 第22页 |
2.4.2 要技术经济指标 | 第22-23页 |
2.4.3 品种结构及产品质量水平评价 | 第23-25页 |
2.4.4 产品竞争力分析 | 第25-28页 |
第三章 攀成钢战略发展SWOT分析 | 第28-36页 |
3.1 比较优势分析 | 第28-29页 |
3.2 比较劣势分析 | 第29-31页 |
3.2.1 主要原料及燃料 | 第29-30页 |
3.2.2 机制 | 第30页 |
3.2.3 资金资本 | 第30-31页 |
3.3 机会 | 第31页 |
3.4 威胁 | 第31-34页 |
3.4.1 来自宏观政策方面的威胁 | 第31-32页 |
3.4.2 资源的威胁 | 第32页 |
3.4.3 来自市场的威胁 | 第32-33页 |
3.4.4 来自竞争对手的威胁 | 第33-34页 |
3.5 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 | 第36-44页 |
4.1 资源共享 | 第36-37页 |
4.1.1 攀钢的资源状况 | 第36页 |
4.1.2 钒钦矿冶炼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 第36-37页 |
4.1.3 加快技术创新,尽快在钒钦矿的综合利用上取得突破 | 第37页 |
4.2 组建资源战略联盟 | 第37-38页 |
4.2.1 对于组建矿石资源联盟的设想 | 第37-38页 |
4.2.2 对于组建焦炭资源联盟的设想 | 第38页 |
4.3 发展循环经济 | 第38-40页 |
4.3.1 能源 | 第38-39页 |
4.3.2 环保 | 第39页 |
4.3.3 以钒钦磁铁矿及其综合利用为核心,发展循环经济 | 第39-40页 |
4.4 注重非钢产业的发展 | 第40-44页 |
4.4.1 非钢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及现状 | 第40-42页 |
4.4.2 非钢产业战略定位 | 第42-44页 |
第五章 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 第44-58页 |
5.1 提升产业集中度 | 第44-45页 |
5.1.1 我国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现状 | 第44页 |
5.1.2 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基础竞争力 | 第44-45页 |
5.2 提高市场占有率 | 第45-52页 |
5.2.1 低成本战略 | 第45-50页 |
5.2.2 品牌战略 | 第50-51页 |
5.2.3 切合实际的营销战略 | 第51-52页 |
5.3 加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 第52-55页 |
5.3.1 科技发展战略 | 第52-53页 |
5.3.2 人力资源战略 | 第53-55页 |
5.4 拓宽融资渠道 | 第55-58页 |
5.4.1 进一步盘活资产,减轻发展压力 | 第55页 |
5.4.2 银行借款 | 第55-56页 |
5.4.3 股权融资 | 第56-57页 |
5.4.4 招商引资与内部职工集资 | 第57-58页 |
第六章 积极推进企业改革 | 第58-61页 |
6.1 推进企业建立现代制度建设 | 第58-59页 |
6.1.1 深化三项制度改革 | 第58页 |
6.1.2 实施机构改革 | 第58-59页 |
6.1.3 与机构改革相适应的企业信息化建设 | 第59页 |
6.2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第59-61页 |
6.2.1 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 第59-60页 |
6.2.2 攀成钢企业文化建设要抓好的主要工作 | 第60-61页 |
结束语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