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页 |
一、 声情并茂是歌唱艺术的审美标准 | 第10-11页 |
二、 声音是歌唱情感表现的手段 | 第11-17页 |
(一) 、 提高嗓音机能,改善共鸣音质,增强声音的美感 | 第12-13页 |
(二) 、 提高声音技术技巧,使声音富有艺术创造力 | 第13-14页 |
(三) 、 调节嗓音音色,以应对更多性格化的声音表现 | 第14-16页 |
(四) 、 加强声音强弱控制的训练,提高驾驭声音得心应手的表现力 | 第16-17页 |
(五) 、 歌唱发声的心理因素对情感的影响 | 第17页 |
三、 语言是歌唱情感表现的途径 | 第17-19页 |
(一) 、 深刻理解词义是歌唱情感表现的前提 | 第18页 |
(二) 、 正确的咬字吐字及字声关系,是歌唱艺术表达情感的基本功 | 第18-19页 |
四、 歌唱情感表现的内涵 | 第19-25页 |
(一) 、 以情为本是歌唱艺术的基本原则 | 第19-20页 |
(二) 、 真情实感是歌唱情感表现的基础 | 第20-21页 |
(三) 、 丰富的想象力是情感表现的重要心理基础 | 第21-22页 |
1 、 想象能帮助演唱者理解发声心理活动状态及生理机能,找到正确的发声感觉 | 第21-22页 |
2 、 想象是进入角色和情境的桥梁 | 第22页 |
(四) 、 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丰富文化艺术修养,是歌唱情感表现的基础 | 第22-23页 |
(五) 、 歌唱情感表现的内容 | 第23-25页 |
1 、 准确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 | 第23页 |
2 、 表现作品的情感格调及艺术境界 | 第23页 |
3 、 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特色 | 第23-24页 |
4 、 准确表现作品的情绪变化 | 第24-25页 |
五、 走出歌唱艺术声情关系的误区 | 第25-27页 |
(一) 、 重声轻情 | 第25页 |
(二) 、 重声轻字 | 第25-26页 |
(三) 、 重情轻声 | 第26页 |
(四) 、 声情脱节 | 第26-27页 |
结束语 | 第27-28页 |
参考资料 | 第28-29页 |
致谢 | 第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