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移动机器人总体功能的概念性设计及计算机虚拟仿真
第一章 绪论 | 第1-10页 |
·课题来源 | 第7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8-9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8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8-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第二章 机器人总体功能概念设计和系统组成 | 第10-22页 |
·总体功能的概念设 | 第10-14页 |
·机器人组成 | 第14-20页 |
·总体组成 | 第14-16页 |
·前端组成 | 第16-20页 |
·后端组成 | 第20-22页 |
第三章 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 | 第22-34页 |
·视景仿真 | 第22页 |
·虚拟现实技 | 第22-25页 |
·虚拟现实系统领域的组成 | 第22-23页 |
·虚拟现实的特征、构成和分类 | 第23-25页 |
·视景仿真中的计算机图形学 | 第25-30页 |
·计算机图形系统 | 第25-26页 |
·消隐及真实感图形 | 第26-30页 |
·视景仿真中的OpenGL技术 | 第30-34页 |
·OpenGL工作方式 | 第30-32页 |
·OpenGL的工作步骤和工作方式 | 第32-33页 |
·OpenGL的绘图技术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数字电子地图技术 | 第34-42页 |
·数字电子地图简介和重要性 | 第34-35页 |
·电子地图的特点 | 第35页 |
·电子地图的数据 | 第35-38页 |
·数据类型及其特征 | 第35-37页 |
·数据结构设计 | 第37-38页 |
·电子地图的设计实现 | 第38-42页 |
第五章 仿真系统的开发和实现 | 第42-68页 |
·软硬件平台选取 | 第42页 |
·系统框架 | 第42-45页 |
·投影坐标换算 | 第45-47页 |
·三维场景的坐标转换 | 第46-47页 |
·军用地图坐标转换 | 第47页 |
·三维场景中物体坐标和地图坐标的联系 | 第47页 |
·程序流程 | 第47-49页 |
·模型建立 | 第49-54页 |
·特征物模型建立 | 第49-50页 |
·三维地表模型生成 | 第50-54页 |
·3DS模型和VC++的程序接口开发 | 第54-56页 |
·关键算法的实现 | 第56-63页 |
·路径规划算法 | 第56-60页 |
·地图匹配算法 | 第60-63页 |
·动画的实现 | 第63-68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