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引言 | 第8-10页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0-14页 |
·试验材料 | 第10页 |
·大豆品种 | 第10页 |
·病毒毒源 | 第10页 |
·试验方法 | 第10-14页 |
·接种和取样 | 第10页 |
·大豆花叶病毒的抗性分级标准 | 第10-11页 |
·胼胝质的苯胺蓝荧光标记 | 第11页 |
·药物配制及浓度确定 | 第11页 |
·叶片注射 | 第11页 |
·SMV 的CP 引物设计 | 第11-12页 |
·叶片总RNA 提取 | 第12页 |
·RT-PCR 检测 | 第12-13页 |
·图像的观察与处理 | 第13-1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4-30页 |
·不同大豆品种对四个SMV 株系的抗性鉴定结果 | 第14-15页 |
·不同组合在坏死斑产生前后叶片胼胝质的荧光观察 | 第15-24页 |
·抗病级别为0 和1 的组合中叶片预注射DDG 对病毒侵染的影响 | 第24-25页 |
·预注射DDG 再接种病毒后的叶片症状 | 第24-25页 |
·预注射DDG 再接种病毒后的上位叶中SMV-CP 基因检测 | 第25页 |
·抗病级别为0 级、5 级的组合摩擦接种后,对叶脉、叶柄及茎部胼胝质的荧光观察 | 第25-28页 |
·抗病级别为0 级组合摩擦接种后,对接种植株叶脉、叶柄、茎部SMV-CP 基因检测 | 第28-30页 |
4 讨论 | 第30-32页 |
5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8-39页 |
稿件录用证明 | 第39-40页 |
作者简历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