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5页 |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向及研究水平 | 第10-11页 |
1.3 本论文模型的结构 | 第11-12页 |
1.4 本论文所做的工作 | 第12-14页 |
1.5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传热学基本理论 | 第15-21页 |
2.1 板坯出炉实际温度计算分析 | 第15-16页 |
2.2 传热学基本理论 | 第16-21页 |
第三章 温降模型的推导 | 第21-37页 |
3.1 某一时刻根据钢坯的平均温度T_M计算出表面温度T_S | 第21-22页 |
3.2 自然空冷产生温降T_(AIR)后的钢坯温度计算 | 第22-24页 |
3.3 除鳞水产生温降T_(DES)后的钢坯温度计算 | 第24-26页 |
3.4 钢坯在轧制过程中产生温度变化T_(MIL)后的温度计算 | 第26-33页 |
3.5 计算流程图 | 第33-35页 |
3.6 板坯出炉实际温度计算实例分析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最佳化模型的自适应控制 | 第37-42页 |
4.1 关于模型误差F8EMB | 第37-38页 |
4.2 各段的段末目标温度值的修正 | 第38-39页 |
4.3 加热炉区控制功能结构图 | 第39页 |
4.4 实际效果比较 | 第39-42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