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前言 | 第6-7页 |
一、 信用伦理及其基本特征 | 第7-14页 |
1 、 信用伦理的内涵 | 第7-9页 |
2 、 信用伦理的基本特征 | 第9-14页 |
二、 信用伦理产生的基础 | 第14-20页 |
1 、 信用伦理产生的客观基础 | 第14-16页 |
2 、 信用伦理产生的人性基础 | 第16-18页 |
3 、 信用伦理产生的文化基础 | 第18-20页 |
三、 信用伦理的基本内容 | 第20-26页 |
1 、 诚实不欺 | 第21-23页 |
2 、 有诺必承 | 第23-24页 |
3 、 精诚合作 | 第24-25页 |
4 、 互惠互利 | 第25页 |
5 、 兼爱共生 | 第25-26页 |
四、 信用伦理的建立机制 | 第26-31页 |
1 、 主观认同机制 | 第26-28页 |
2 、 良心评价机制 | 第28-29页 |
3 、 舆论引导机制 | 第29-30页 |
4 、 契约强制机制 | 第30-31页 |
五、 信用伦理的作用 | 第31-39页 |
1 、 它为经济发展提供道德支持 | 第31-34页 |
2 、 它有利于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 第34-36页 |
3 、 它为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提供伦理动力 | 第36-3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后记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