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1 禽流感病毒综述 | 第11-18页 |
1.1 禽流感病毒的分类及其命名 | 第11页 |
1.2 禽流感病毒结构 | 第11-13页 |
1.2.1 禽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 第12-13页 |
1.2.2 禽流感病毒的理化特性 | 第13页 |
1.3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3.1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 | 第14页 |
1.3.2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与其它亚型流感病毒之间的关系 | 第14-15页 |
1.4 禽流感的诊断与防治 | 第15-17页 |
1.4.1 禽流感的诊断方法 | 第15-16页 |
1.4.2 H9N2亚型禽流感的防制 | 第16-17页 |
1.5 禽流感的危害 | 第17-18页 |
1.5.1 禽流感对畜牧业的危害 | 第17页 |
1.5.2 禽流感对人类的危害 | 第17-18页 |
2 组胺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2.1 组胺受体 | 第18-19页 |
2.2 组胺受体拮抗剂 | 第19-20页 |
2.3 组胺与肥大细胞 | 第20-21页 |
2.3.1 肥大细胞 | 第20页 |
2.3.2 组胺、肥大细胞与炎症的关系 | 第20-21页 |
2.4 组胺致肺炎的作用机理 | 第21页 |
3 本课题的提出 | 第21-23页 |
第一部分 两种组胺受体拮抗剂对低致病性禽流感患鸡血液学的影响 | 第23-34页 |
1 前言 | 第23页 |
2 材料 | 第23-24页 |
2.1 试验动物与病毒 | 第23页 |
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23-24页 |
3 方法 | 第24-26页 |
3.1 建立动物模型 | 第24-25页 |
3.1.1 试验设计 | 第24页 |
3.1.2 临床症状观察 | 第24页 |
3.1.3 血常规测定 | 第24页 |
3.1.4 血清抗体检测 | 第24-25页 |
3.2 数据分析 | 第25-26页 |
4 结果 | 第26-31页 |
4.1 临床症状变化 | 第26-27页 |
4.1.1 体重变化 | 第26页 |
4.1.2 其他临床症状变化 | 第26-27页 |
4.2 血液学变化 | 第27-31页 |
4.3 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 第31页 |
5 讨论 | 第31-33页 |
5.1 低致病性禽流感患鸡的模型建立 | 第31页 |
5.2 两种组胺受体拮抗剂对低致病性禽流感患鸡临床症状的影响 | 第31-32页 |
5.3 两种组胺受体拮抗剂对禽流感患鸡血液指标的影响 | 第32-33页 |
5.3.1 两种组胺受体拮抗剂对禽流感患鸡白细胞数量的影响 | 第32页 |
5.3.2 两种组胺拮抗剂对禽流感患鸡红细胞总数、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浓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5.3.3 两种组胺拮抗剂对禽流感患鸡血小板数量的影响 | 第33页 |
6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二部分 两种组胺受体拮抗剂对低致病性禽流感患鸡肺部损伤的影响 | 第34-40页 |
1 前言 | 第34页 |
2 材料 | 第34-35页 |
2.1 主要试剂 | 第34页 |
2.2 主要仪器 | 第34-35页 |
3 方法 | 第35-36页 |
3.1 肺样采集、处理与切片制作 | 第35页 |
3.2 肺脏HE染色与观察 | 第35页 |
3.3 肺脏病理学评分 | 第35-36页 |
3.4 肺脏系数的统计 | 第36页 |
4 结果 | 第36-38页 |
4.1 肺脏病理变化 | 第36-37页 |
4.2 肺脏系数的变化 | 第37-38页 |
5 讨论 | 第38-39页 |
5.1 扑尔敏对低致病性禽流感患鸡肺脏病理变化的影响 | 第38-39页 |
5.2 西咪替丁对低致病性禽流感患鸡肺脏病理变化的影响 | 第39页 |
6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部分 两种组胺受体拮抗剂对低致病性禽流感患鸡肥大细胞数量和组胺含量的影响 | 第40-48页 |
1 前言 | 第40-41页 |
2 材料 | 第41-42页 |
2.1 主要试剂 | 第41页 |
2.2 主要仪器 | 第41-42页 |
3 方法 | 第42-43页 |
3.1 肺样采集、处理与切片制作 | 第42页 |
3.2 肺脏肥大细胞染色与观察 | 第42页 |
3.3 肥大细胞的计数 | 第42页 |
3.4 肺脏组胺含量测定 | 第42-43页 |
4 结果 | 第43-46页 |
4.3 肺脏肥大细胞 | 第43-45页 |
4.3.1 肺脏肥大细胞形态分布 | 第43页 |
4.3.2 肺脏中肥大细胞的数量 | 第43-45页 |
4.4 肺脏中组胺的含量变化 | 第45-46页 |
5 讨论 | 第46-47页 |
5.1 两种组胺受体拮抗剂对低致病性禽流感患鸡肺脏肥大细胞的影响 | 第46-47页 |
5.2 两种组胺受体拮抗剂对低致病性禽流感患鸡肺部组胺含量的影响 | 第47页 |
6 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部分 两种组胺受体拮抗剂对低致病性禽流感患鸡IL-1 和TNF-Α 含量的影响 | 第48-53页 |
1 前言 | 第48页 |
2 材料 | 第48-49页 |
2.1 主要试剂 | 第48页 |
2.2 主要仪器 | 第48-49页 |
3 方法 | 第49-50页 |
3.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49页 |
3.2 IL-1、TNF-α 含量测定 | 第49-50页 |
4 结果 | 第50-51页 |
4.1 鸡血清IL-1 含量的变化 | 第50-51页 |
4.2 鸡血清TNF-Α 含量的变化 | 第51页 |
5 讨论 | 第51-52页 |
5.1 两种组胺受体拮抗剂对低致病性禽流感患鸡血清中IL-1 含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5.2 两种组胺受体拮抗剂对低致病性禽流感患鸡血清中TNF-Α含量的影响 | 第52页 |
6 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REFERENCES | 第55-59页 |
附录Ⅰ | 第59-60页 |
附录Ⅱ | 第60-61页 |
附录Ⅲ | 第61-63页 |
附图 | 第63-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