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畜论文--羊论文

关岭牛FoxO6转录因子与MSTN启动子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2页
    1 FoxO6基因第11-15页
        1.1 FoxO6基因的发现第11页
        1.2 FoxO6基因的结构第11-12页
        1.3 FoxO6基因生物学功能第12-14页
            1.3.1 FoxO6基因在骨骼肌中的作用第12页
            1.3.2 FoxO6基因在大脑中的作用第12页
            1.3.3 FoxO6基因对寿命的影响第12-13页
            1.3.4 FoxO6基因其它生物学作用第13-14页
        1.4 FoxO转录因子家族第14-15页
    2 MSTN基因第15-18页
        2.1 MSTN基因的发现第15-16页
        2.2 MSTN基因的结构及形成过程第16-17页
        2.3 MSTN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第17-18页
    3 关岭牛第18-20页
        3.1 中心产区及分布第18页
        3.2 体貌特征第18-19页
        3.3 产区自然生态条件第19页
        3.4 研究利用进展第19-20页
    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0-22页
第二章 关岭牛FoxO6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2-3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2-25页
        1.1 实验材料第22-23页
            1.1.1 实验样品第22页
            1.1.2 实验试剂第22-23页
            1.1.3 实验仪器第23页
            1.1.4 常用试剂的配制第23页
        1.2 实验方法第23-25页
            1.2.1 组织RNA的提取及反转录第23-24页
            1.2.2 FoxO6基因CDS区的引物设计第24-25页
            1.2.3 FoxO6基因CDS区的克隆第2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5-30页
        2.1 总RNA的提取和cDNA的合成第25-26页
        2.2 关岭牛FoxO6基因CDS区的扩增第26页
        2.3 FoxO6基因CDS区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6-30页
            2.3.1 FoxO6基因的序列分析第26-27页
            2.3.2 FoxO6蛋白理化性质分析第27页
            2.3.3 FoxO6蛋白的二级结构预测第27页
            2.3.4 FoxO6蛋白的结构域预测第27-28页
            2.3.5 FoxO6蛋白的三级结构预测第28页
            2.3.6 FoxO6蛋白质跨膜螺旋特征预测第28-29页
            2.3.7 FoxO6蛋白信号肽预测与亚细胞定位预测第29-30页
    3 讨论第30-31页
    4 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关岭牛MSTN基因启动子区的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2-4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2-37页
        1.1 实验材料第32-33页
            1.1.1 实验样品第32页
            1.1.2 实验试剂第32页
            1.1.3 实验仪器第32-33页
            1.1.4 常用试剂的配制第33页
        1.2 实验方法第33-37页
            1.2.1 关岭牛组织DNA的提取第33-34页
            1.2.2 大肠杆菌JM109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4-35页
            1.2.3 关岭牛MSTN基因启动子的克隆第35页
            1.2.4 pUCm-T-MSTN重组质粒的构建和鉴定第35-36页
            1.2.5 pGL3-Basic-MSTN重组质粒的构建和鉴定第36-37页
            1.2.6 重组质粒pGL3-Basic-MSTN的鉴定第37页
            1.2.7 重组质粒pGL3-Basic-MSTN的保存第3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7-39页
        2.1 关岭牛组织DNA的提取第37-38页
        2.2 MSTN基因启动子的克隆第38页
        2.3 pUCm-T-MSTN重组质粒的构建和鉴定第38-39页
        2.4 pGL3-Basic-MSTN重组质粒的构建和鉴定第3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9-40页
    4 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FoxO6转录因子对关岭牛MSTN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第41-5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1-47页
        1.1 实验材料第41-42页
            1.1.1 实验样品第41页
            1.1.2 实验试剂第41页
            1.1.3 实验仪器第41-42页
            1.1.4 常用试剂的配制第42页
        1.2 实验方法第42-47页
            1.2.1 重组质粒pcDNA3.1(+)-FoxO6的构建第42-43页
            1.2.2 重组质粒pcDNA3.1(+)-FoxO6的提取第43页
            1.2.3 重组质粒pcDNA3.1(+)-FoxO6的鉴定第43-44页
            1.2.4 重组质粒pcDNA3.1(+)-FoxO6的保存第44页
            1.2.5 重组质粒pcDNA3.1(+)-FoxO6、PGL3-Basic-MSTN无内毒素质粒提取第44页
            1.2.6 小鼠C2C12细胞的培养第44-45页
            1.2.7 FoxO6转录因子对pGL3-Basic-MSTN活性的影响第45-4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7-49页
        2.1 重组载体pc DNA3.1(+)-Fox O6的构建第47-48页
        2.2 细胞的培养第48页
        2.3 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第48-49页
    3 讨论第49页
    4 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关岭牛FoxO6基因原核表达条件的初步摸索第50-6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0-54页
        1.1 实验材料第50-51页
            1.1.1 实验样品第50页
            1.1.2 实验试剂第50页
            1.1.3 实验仪器第50页
            1.1.4 实验试剂的配制第50-51页
        1.2 实验方法第51-54页
            1.2.1 重组质粒pET32a(+)-FoxO6的构建第51页
            1.2.2 重组质粒pET32a(+)-FoxO6的鉴定第51-52页
            1.2.3 重组质粒pET32a(+)-FoxO6的保存第52页
            1.2.4 重组蛋白表达形式的确定第52-53页
            1.2.5 诱导温度、IPTG浓度及甘氨酸对表达结果的影响第53页
            1.2.6 SDS-PAGE分析第53-5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4-59页
        2.1 重组载体pET32a(+)-FoxO6重组载体构建第54-55页
        2.2 重组蛋白的表达形式第55-56页
        2.3 诱导温度和IPTG浓度、甘氨酸对表达结果的影响第56-59页
            2.3.1 诱导温度和IPTG浓度对表达结果的影响第56-58页
            2.3.2 甘氨酸对表达结果的影响第58-59页
    3 讨论第59-60页
    4 小结第60-6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3页
附录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种组胺受体拮抗剂对低致病性禽流感肺炎的影响
下一篇:丁玲创作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