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10页 |
·通信动力与环境监控系统的发展及现状 | 第6-7页 |
·通信动力与环境监控系统尚需的解决的问题 | 第7-10页 |
·特殊性问题 | 第7-8页 |
·规范性问题 | 第8页 |
·管理性问题 | 第8-9页 |
·开放性问题 | 第9-10页 |
2 动力与环境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10-23页 |
·系统结构 | 第10-16页 |
·监控系统总体结构 | 第10-13页 |
·监控系统各层次之间的传输方式 | 第13页 |
·各层次的设计原则 | 第13-16页 |
·控制设备功能 | 第16-18页 |
·设备监控 | 第16-17页 |
·视频监视功能 | 第17-18页 |
·监控系统组网方式分析 | 第18-23页 |
·组网原则 | 第18-21页 |
·信息传输方式 | 第21-23页 |
3 动力与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实现 | 第23-67页 |
·监控模块(SM)的设计和实现 | 第24-31页 |
·监控模块的主要功能 | 第24页 |
·主要的被控设备 | 第24-27页 |
·监控模块(SM)与被控设备的连接 | 第27页 |
·监控模块(SM)与现场监控单元(FSU)的连接 | 第27页 |
·监控模块(SM)与现场监控单元(FSU)的通信协议 | 第27-30页 |
·串行通信标准RS-232/422/485 | 第30-31页 |
·监控模块(SM)的实现 | 第31页 |
·现场监控单元(FSU)的设计和实现 | 第31-50页 |
·现场监控单元(FSU)的主要功能 | 第32页 |
·现场监控单元(FSU)和区域监控中心(LSC)的连接 | 第32页 |
·现场监控单元(FSU)的串行编程 | 第32-37页 |
·现场监控单元(FSU)的设计和实现 | 第37-40页 |
·现场监控单元(FSU)的通信模块设计和实现 | 第40-46页 |
·现场监控单元(FSU)的采集和数据处理模块设计和实现 | 第46-47页 |
·现场监控单元(FSU)的用户界面的设计和实现 | 第47-50页 |
·区域监控中心(LSC)的设计和实现 | 第50-60页 |
·区域监控中心(LSC)与集中监控中心(CSC)的连接 | 第50页 |
·区域监控中心(LSC)的主要功能 | 第50-51页 |
·区域监控中心(LSC)软件系统的详细功能 | 第51-53页 |
·区域监控中心(LSC)软件系统的结构 | 第53-56页 |
·区域监控中心(LSC)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 第56-60页 |
·集中监控中心(CSC)的设计和实现 | 第60-67页 |
·集中监控中心(CSC)软件系统的主要功能 | 第61-63页 |
·集中监控中心(CSC)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 第63页 |
·集中监控中心(CSC)和区域监控中心(LSC)的接口 | 第63-67页 |
4 TCP/IP技术对监控系统的影响与研究 | 第67-76页 |
·TCP/IP的发展及技术内涵 | 第67-68页 |
·TCP/IP在电源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现况 | 第68-71页 |
·作为系统组网的通信协议 | 第68-69页 |
·使用HTTP提供WEB浏览 | 第69页 |
·使用FTP用于文件的传输 | 第69-70页 |
·使用Telnet远程登录访问端局数据 | 第70-71页 |
·发展与展望 | 第71-76页 |
·基于LINUX的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会在SM中大量使用 | 第71-72页 |
·基于浏览器的监控软件将会出现 | 第72页 |
·基于XML的监控软件将会出现 | 第72-76页 |
总结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