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9页 |
一、 导论 | 第9-18页 |
(一) 题解 | 第9-11页 |
(二) 已有研究的基础 | 第11-12页 |
(三) 研究的步骤 | 第12-16页 |
(四) 研究的意义 | 第16-18页 |
二、 二十世纪课程的价值取向的嬗变 | 第18-29页 |
(一) 课程的价值取向概说 | 第18-20页 |
(二) 对“现代”及“现代课程”的阐释 | 第20页 |
(三) 二十世纪课程的价值取向的嬗变 | 第20-26页 |
(四) 民族文化对课程的价值取向的影响 | 第26-29页 |
三、 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诠释 | 第29-52页 |
(一) 知识观与现代课程 | 第29-32页 |
(二) 课程结构的价值论分析 | 第32-47页 |
(三) 课程生成的多元性 | 第47-50页 |
(四) 课程的双层结构的意蕴 | 第50-52页 |
四、 人文精神视野下的现代课程实践 | 第52-70页 |
(一) 人文精神视野下的现代课程开发 | 第52-56页 |
(二) 人文精神视野下的现代课程设计 | 第56-66页 |
(三) 人文精神视野下的现代课程编制 | 第66-70页 |
五、 现代课程面临的时代挑战 | 第70-85页 |
(一) 现代课程的时代精神 | 第70-72页 |
(二) 现代社会对课程提出的新课题 | 第72-74页 |
(三) 知识经济时代对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提出的挑战 | 第74-79页 |
(四) 以人格完善为主旨的现代文化价值观对现代课程提出的挑战 | 第79-85页 |
六、 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的时代应答 | 第85-104页 |
(一) 各国的应对措施 | 第85-86页 |
(二) 我国的举措 | 第86-88页 |
(三) 几点思考 | 第88-104页 |
七、 结语 | 第104-108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08-113页 |
后 记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