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论文

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影响力探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8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1-15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5-18页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创新第18-20页
     ·研究思路第18页
     ·研究方法第18-19页
     ·主要创新第19-20页
第二章 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分析第20-31页
   ·社会转型及其结构变迁分析第20-25页
     ·社会转型研究的简要评述第20-21页
     ·社会转型结构变迁的基本特征第21-25页
   ·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本质及特征第25-31页
     ·弱势群体概念研究的简要评述第25-26页
     ·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弱势群体本质的阐释第26-29页
     ·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的辩证特征第29-31页
第三章 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影响力的一般分析第31-44页
   ·弱势群体政治影响力的概念解析第31-33页
     ·政治影响力的含义第31-32页
     ·弱势群体政治影响力的含义第32-33页
   ·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影响力的性质及其例证第33-44页
     ·工业化时期弱势群体政治影响力的性质第33-35页
     ·向后工业社会转型时期弱势群体政治影响力的性质第35-37页
     ·弱势群体暴力与其政治影响力的关系第37-39页
     ·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影响力的性质第39-40页
     ·例证讨论第40-44页
第四章 中国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影响力分析第44-48页
   ·中国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影响力现状第44-45页
     ·体制内弱势群体政治影响力第44-45页
     ·体制外弱势群体政治影响力第45页
   ·中国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影响力现状的原因分析第45-47页
     ·弱势群体政治话语权相对缺失的原因第45-46页
     ·弱势群体的权利救济得不到有效保障的原因第46页
     ·弱势群体的群体性事件的原因第46-47页
   ·中国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影响力治理建议第47-48页
     ·适度增强体制内弱势群体的政治影响力第47页
     ·有效疏导和规制弱势群体的体制外参与第47-48页
结论与展望第48-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致谢第55-56页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人为本维度下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
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属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