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构思设计阶段团队设计创造力管理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工业设计与设计管理 | 第17-28页 |
·工业设计 | 第17-19页 |
·工业设计概念 | 第17-18页 |
·工业设计内容及基本特征 | 第18-19页 |
·设计管理 | 第19-22页 |
·设计管理概念 | 第19页 |
·设计管理基本内容及基本特征 | 第19-22页 |
·工业设计程序 | 第22-28页 |
·设计准备阶段 | 第22-23页 |
·设计定位阶段 | 第23-24页 |
·构思设计阶段 | 第24-25页 |
·设计形成阶段 | 第25-26页 |
·模型设计与制作阶段 | 第26页 |
·方案评估阶段 | 第26-27页 |
·设计定型阶段 | 第27页 |
·商品化阶段 | 第27-28页 |
第3章 团队及创造力相关理论 | 第28-36页 |
·团队的内涵 | 第28-29页 |
·团队的概念 | 第28页 |
·团队的特征 | 第28-29页 |
·团队的作用 | 第29-30页 |
·创造与创造力 | 第30-32页 |
·创造的含义 | 第30页 |
·创造力的含义 | 第30-31页 |
·创造力的构成要素 | 第31-32页 |
·创造力的类型 | 第32页 |
·团队创造力 | 第32-33页 |
·团队创造力内涵 | 第32-33页 |
·团队创造力特征 | 第33页 |
·创造力管理理论基础 | 第33-36页 |
·"活性"管理理论的提出 | 第33-34页 |
·"活性"管理理论的内涵 | 第34-36页 |
第4章 设计团队及设计创造力影响因素 | 第36-45页 |
·业设计团队的特点 | 第36页 |
·设计团队中的工业设计师角色 | 第36-37页 |
·工业设计师概念 | 第36页 |
·业设计师的类型 | 第36-37页 |
·工业设计师的任务 | 第37页 |
·产品设计构思阶段团队的任务 | 第37-38页 |
·影响团队设计创造力的因素 | 第38-41页 |
·人格特征 | 第39页 |
·思维模式 | 第39页 |
·组织分工 | 第39-40页 |
·团队制度 | 第40页 |
·社会环境 | 第40页 |
·自我环境 | 第40-41页 |
·设计团队的不同设计内容对发挥创造力的影响 | 第41-45页 |
·个人使用的产品设计对发挥创造力的影响 | 第41-42页 |
·具类产品设计对发挥创造力的影响 | 第42-43页 |
·交通工具类产品设计对发挥创造力的影响 | 第43-45页 |
第5章 提升团队设计创造力的途径 | 第45-53页 |
·营造提升团队创造力的氛围 | 第45-47页 |
·建立在原则基础上的创造氛围 | 第45-46页 |
·利于设计师发挥创造力的心理氛围 | 第46-47页 |
·构建一个合理的设计师群体 | 第47-50页 |
·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 第47-48页 |
·构建设计师群体的能力结构 | 第48-49页 |
·构建动态的设计师群体结构 | 第49-50页 |
·加强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 第50-51页 |
·创建良好的工作空间环境 | 第51页 |
·建立内部激励环节 | 第51-53页 |
第6章 提升团队设计创造力的方法 | 第53-63页 |
·激发方法 | 第53-54页 |
·组织团队内有意义的集体活动 | 第53页 |
·针对不同成员采取相应恰当的激励方法 | 第53-54页 |
·实验方法 | 第54-58页 |
·教育和学习方法 | 第58-59页 |
·项目和案例讨论方法 | 第59页 |
·草图共享重构法 | 第59-63页 |
第7章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科研情况 | 第68-69页 |
作者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