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历史地质学、地层学论文--古气候学论文

季风边缘区尕海湖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第一节 湖泊沉积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第11-16页
  1. 全新世气候不稳定性的研究第12-14页
  2. 中全新世气候演变研究第14-15页
  3. 中世纪暖期以及小冰期的研究第15-16页
 第二节 湖泊沉积物自生碳酸盐、有机质稳定同位素研究进展第16-19页
  1. 湖泊自生碳酸盐稳定同位素研究进展第17-18页
  2. 湖泊沉积物有机质同位素以及C/N比研究进展第18-19页
 第三节 柴达木盆地全新世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第19-23页
  1. 柴达木盆地全新世研究现状第19-21页
  2. 选题依据和意义第21-23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23-27页
 第一节 柴达木盆地自然地理概况第23-24页
 第二节 尕海湖概况第24-27页
第三章 样品采集及年代模式的建立第27-35页
 第一节 GHB孔岩芯样品的采集及特征第27-31页
  1. 岩芯样品的采集第27-28页
  2. GHB孔的岩性特征第28-29页
  3. 细粒碳酸盐样品的获取第29页
  4. 湖泊流域现代水体样品采集第29-31页
 第二节 年代模式的建立第31-35页
  1. 湖泊沉积物的碳库效应第31-32页
  2. 尕海湖GHB孔年代模式的建立第32-35页
第四章 尕海湖GHB孔各代用指标测试及环境意义第35-47页
 第一节 现代水体的测定第35-36页
  1. 水体样品的测定第35页
  2. 湖泊水体同位素研究的环境意义第35-36页
 第二节 GHB孔细粒组分XRD测定第36-37页
  1. 样品制备及测试第36页
  2. 矿物组成的气候意义第36-37页
 第三节 细粒碳酸盐含量第37-41页
  1. 湖相自生碳酸盐含量的测定第37-39页
  2. 湖相自生碳酸盐含量的环境意义第39-41页
 第四节 细粒碳酸盐稳定同位素第41-43页
  1. 细粒碳酸盐稳定同位素的制备方法第41-42页
  2. 湖相自生碳酸盐稳定同位素的气候意义第42-43页
 第五节 沉积物有机质同位素及C/N比第43-47页
  1. 样品的制备和有机同位素的测定第43-44页
  2. 湖相沉积有机质稳定同位素的气候意义第44-47页
第五章 GHB孔各代用指标结果分析与古气候恢复第47-62页
 第一节 尕海湖及其流域现代水体样品同位素结果第47-49页
 第二节 GHB孔细粒物质X衍射结果分析第49-52页
 第三节 GHB孔细粒碳酸盐含量及其稳定同位素结果第52-56页
  1. GHB孔细粒碳酸盐含量结果第52-53页
  2. GHB孔细粒碳酸盐稳定同位素结果第53-56页
 第四节 GHB孔有机碳同位素及C/N比结果第56-58页
 第五节 GHB孔揭示的全新世以来尕海湖区气候环境变化第58-62页
第六章 区域对比与讨论第62-79页
 第一节 与尕海湖其他岩芯气候重建结果的对比第62-66页
  1. 与尕海湖DG03孔各气候代用指标的对比第63-65页
  2. 与尕海湖DG02孔各气候代用指标的对比第65-66页
 第二节 与柴达木盆地其他区域气候重建结果的对比第66-70页
 第三节 与青藏高原东北缘气候重建结果的对比第70-72页
 第四节 与季风区和西风区气候重建结果的对比第72-77页
  1. GHB孔与季风区气候重建结果的对比第73-75页
  2. GHB孔与西风区气候重建结果的对比第75-77页
 第五节 区域气候变化驱动机制浅析第77-79页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第79-82页
 第一节 主要结论第79-80页
 第二节 问题及展望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共和盆地末次盛冰期以来的风沙活动历史与气候变化
下一篇:基于信息熵与AHP模型的白龙江流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