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盆地末次盛冰期以来的风沙活动历史与气候变化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大气粉尘研究概述 | 第11-14页 |
·粉尘地质记录研究 | 第11-14页 |
·现代尘暴研究 | 第14页 |
·青藏高原末次盛冰期以来的风沙活动历史 | 第14-15页 |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第15-17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7-22页 |
·区域位置 | 第17-18页 |
·盆地演化背景 | 第18-19页 |
·地貌类型 | 第19页 |
·气候特征 | 第19-21页 |
·气温 | 第19页 |
·降水 | 第19-20页 |
·风 | 第20页 |
·干燥度 | 第20-21页 |
·水文状况 | 第21页 |
·植被与土壤 | 第21-22页 |
第3章 沉积地层与实验分析 | 第22-30页 |
·野外考察与样品采集 | 第22页 |
·岩芯描述 | 第22-27页 |
·TGM剖面 | 第22-24页 |
·MGTA剖面 | 第24页 |
·MGTB剖面 | 第24-25页 |
·GMY剖面 | 第25-27页 |
·年代 | 第27页 |
·粒度 | 第27-28页 |
·磁化率 | 第28页 |
·烧失量 | 第28页 |
·元素 | 第28-30页 |
第4章 结果与解释 | 第30-52页 |
·年代与地层对比 | 第30-34页 |
·粒度 | 第34-40页 |
·粒度频率曲线及环境敏感组分 | 第34-37页 |
·剖面粒度组成变化 | 第37-39页 |
·粒度的环境指示意义 | 第39-40页 |
·磁化率 | 第40-42页 |
·磁化率的变化 | 第40-41页 |
·磁化率的环境指示意义 | 第41-42页 |
·烧失量 | 第42页 |
·烧失量的变化 | 第42页 |
·烧失量的环境指示意义 | 第42页 |
·常量元素 | 第42-52页 |
·常量元素含量的变化 | 第42-45页 |
·常量元素的环境指示意义 | 第45-47页 |
·化学风化特征 | 第47-52页 |
第5章 讨论 | 第52-62页 |
·风沙活动和气候变化指标选取 | 第52页 |
·风沙活动历史与气候变化 | 第52-58页 |
·风沙活动的驱动机制 | 第58-60页 |
·风成沉积与湖泊沉积对气候的差异响应 | 第60-6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1页 |
附录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