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信用卡犯罪行为方式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导言第9-11页
1. 信用卡犯罪的立法概述第11-20页
   ·信用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界定第11-13页
     ·金融术语意义上的信用卡第11页
     ·刑法意义上的信用卡第11-13页
   ·信用卡犯罪的国外立法概述第13-15页
     ·德国第13-14页
     ·日本第14页
     ·俄罗斯第14页
     ·加拿大第14-15页
   ·我国信用卡犯罪的立法沿革与刑事规范体系第15-17页
   ·《刑法修正案(五)》体现的立法价值第17-20页
2. 伪造信用卡行为方式分析第20-26页
   ·对"伪造信用卡"的理解与把握第20-22页
     ·使用变造信用卡的行为第20-21页
     ·伪造空白信用卡行为定性第21-22页
   ·伪造信用卡行为与其他信用卡犯罪行为之间的关联第22-26页
     ·伪造信用卡行为与信用卡诈骗行为的关联与罪名认定第22-24页
     ·伪造信用卡行为与妨害信用卡管理行为的关联与罪名认定第24-26页
3. 妨害信用卡管理行为方式分析第26-34页
   ·明知是伪造的信用卡持有、运输的,或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数量较大的行为第26-29页
     ·对"明知"的理解第26-27页
     ·对"持有"和"运输"的理解第27-29页
   ·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行为的认定第29-30页
     ·对"非法"的理解第29-30页
     ·本行为适用的"信用卡"应是他人真实的信用卡第30页
   ·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行为第30-34页
     ·对身份证明的理解第31-32页
     ·对银行工作人员明知为虚假的身份证明,仍违规发放信用卡行为的认定第32-34页
4. 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资料行为方式分析第34-37页
   ·对"信用卡信息资料"的界定第34-35页
   ·与伪造信用卡行为的关联第35页
   ·行为人以欺骗、胁迫等其他手段获取信用卡信息资料的定性第35-36页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自己掌握的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非法提供后获利的行为定性第36-37页
5. 信用卡诈骗行为方式分析第37-49页
   ·使用型信用卡诈骗行为第37-41页
     ·对"使用"的理解第37-39页
     ·作废信用卡的使用行为第39-40页
     ·骗领信用卡的使用行为第40-41页
   ·冒用型信用卡诈骗行为第41-42页
   ·滥用型信用卡诈骗行为第42-44页
     ·对"超过规定限额或规定期限"透支的理解第42-43页
     ·对"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理解第43-44页
     ·恶意透支行为涉及的罪数形态分析第44页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行为的分析第44-49页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行为的定性第44-46页
     ·盗窃信用卡后出售的行为定性第46-47页
     ·盗窃信用卡后且"恶意透支"使用的行为定性第47页
     ·抢劫、诈骗等行为取得信用卡后使用的行为定性第47-49页
6. 我国现行信用卡犯罪刑事立法的缺陷与完善第49-52页
   ·信用卡犯罪的内在条文设置之间,以及条文与其他法律、法规之间存在不协调第49-50页
   ·列举式的条文设置难以适应社会变化,应设置兜底性条款保持刑法的严密性与完整性第50页
   ·"大一统"的立法模式破坏刑法典的稳定,应强化附属刑法的功能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5-56页
后记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与法律监督权的运作
下一篇:公诉视野下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