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概述 | 第9-25页 |
第一节 刑事司法政策概述 | 第9-12页 |
一、刑事司法政策的概念与特征 | 第9-11页 |
二、刑事司法政策与刑事政策的区别 | 第11-12页 |
三、刑事司法政策与刑事立法政策的区别 | 第12页 |
第二节 刑事司法政策在检察工作中的实现路径 | 第12-16页 |
一、刑事司法政策在检察工作中的实施主体 | 第13-15页 |
二、刑事司法政策在检察工作中的实施环节 | 第15-16页 |
第三节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理论解读 | 第16-25页 |
一、"宽严相济"在刑事法学意义上的语义解析 | 第16-18页 |
二、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理性思辨 | 第18-22页 |
三、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实施根据 | 第22-25页 |
第二章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对法律监督权运作的价值定位 | 第25-38页 |
第一节 价值定位概论 | 第25-29页 |
一、公正:法律监督正义性的应有之义 | 第25-27页 |
二、效率:法律监督高效化的应有之义 | 第27-28页 |
三、谦抑:法律监督人性化的应有之义 | 第28页 |
四、秩序:法律监督实效性的应有之义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对刑事检察权运作的定位 | 第29-34页 |
一、职务犯罪侦查权运作中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展开 | 第30-32页 |
二、审查逮捕权运作中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展开 | 第32-33页 |
三、审查起诉权运作中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展开 | 第33-34页 |
第三节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对诉讼监督权运作的定位 | 第34-38页 |
一、立案监督权运作中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展开 | 第35-36页 |
二、审判监督权运作中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展开 | 第36-37页 |
三、执行监督权运作中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展开 | 第37-38页 |
第三章 法律监督权对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理性回应 | 第38-49页 |
第一节 当前法律监督权运作中的问题概述 | 第38-42页 |
一、执法观念相对滞后 | 第38-39页 |
二、重"严"轻"宽"现象依然存在 | 第39-40页 |
三、诉讼监督工作有所偏颇 | 第40-41页 |
四、评价机制亟需改进 | 第41-42页 |
第二节 法律监督权顺应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路径选择 | 第42-49页 |
一、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增强落实宽严相济的自觉性 | 第42-44页 |
二、坚持区别对待原则,准确把握宽严的标准与重点 | 第44-45页 |
三、强化法律监督职能,切实保障宽严有度 | 第45-46页 |
四、深化检察理论研究,探索实现宽严相济的新途径 | 第46-47页 |
五、改进执法办案考核机制,完善适应宽严相济要求的评价体系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