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理论工具 | 第19-21页 |
·研究思路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地方保护主义与非政府组织若干基本问题分析 | 第23-31页 |
·地方保护主义 | 第23-25页 |
·地方保护主义的概念 | 第23页 |
·地方保护主义的发展 | 第23页 |
·地方保护主义的危害 | 第23-25页 |
·非政府组织 | 第25-31页 |
·非政府组织的涵义 | 第25-26页 |
·我国非政府组织的产生背景 | 第26页 |
·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类型及发展现状 | 第26-29页 |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劣势与优势 | 第29-31页 |
第三章 非政府组织在治理地方保护主义中的作用 | 第31-34页 |
·弥补政府治理的不足 | 第31-32页 |
·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利益协调和沟通功能防治地方保护主义 | 第32-33页 |
·发挥协助教育功能治理地方保护主义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在治理地方保护主义方面的缺失 | 第34-40页 |
·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尚不足以制衡地方政府的保护行为 | 第34-36页 |
·我国非政府组织未能承担起政府与社会分权的主体责任 | 第34-36页 |
·未能有效组织联合市场力量抵制地方政府的保护行为 | 第36页 |
·非政府组织未能有效发挥沟通桥梁的作用 | 第36-38页 |
·非政府组织尚未成为社会公众的表达渠道 | 第37页 |
·中央与地方间沟通渠道不畅导致激励机制扭曲 | 第37-38页 |
·非政府组织作为良性约束机制的缺失 | 第38-39页 |
·非政府组织约束缺位对内部监督的影响 | 第38页 |
·非政府组织约束缺位对内部监督的影响 | 第38-39页 |
·非政府组织教育功能不健全 | 第39-40页 |
·非政府组织在培育公民社会文化方面力度不够 | 第39页 |
·非政府组织未能教育公众正确认识地方保护问题 | 第39-40页 |
第五章 非政府组织治理地方保护主义的路径选择 | 第40-55页 |
·与政府合作治理地方保护主义 | 第41-48页 |
·争取政府支持非政府组织建设 | 第42-46页 |
·依靠中央政府治理地方保护主义 | 第46-47页 |
·发掘地方新的利益点防治地方保护主义 | 第47-48页 |
·与政府合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48页 |
·与企业联手摆脱地方保护主义 | 第48-50页 |
·企业实力弱小无力抵御地方保护主义 | 第48-49页 |
·非政府组织与企业合作是多赢 | 第49-50页 |
·非政府组织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50页 |
·与民众齐心抵制地方保护主义 | 第50-53页 |
·地方保护主义状态下对个体公民利弊分析 | 第51页 |
·发展非政府组织教育和联系民众的相关功能 | 第51-52页 |
·与公民合作应注意的问题 | 第52-53页 |
·非政府组织间合作共同治理地方保护主义 | 第53-55页 |
·非政府组织间合作的机制和必要性 | 第53页 |
·非政府组织间合作应注意的问题 | 第53-55页 |
结束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