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货运机车牵引电机轴小齿轮支承方式的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5页 |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关键问题 | 第15-16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5页 |
·课题的关键问题 | 第15-16页 |
·课题的可行性研究 | 第16页 |
·课题的创新性 | 第16-17页 |
第2章 小齿轮不同支承方式的结构确定 | 第17-30页 |
·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 | 第18-19页 |
·渐开线齿轮的尺寸确定 | 第19-20页 |
·齿轮基本参数的确定 | 第19-20页 |
·齿轮各部分的尺寸计算 | 第20页 |
·齿轮的强度计算及检验 | 第20-27页 |
·齿轮传动的主要参数 | 第20-21页 |
·材料选择和参数的初步确定 | 第21-22页 |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 第22-24页 |
·齿轮抗弯疲劳强度计算 | 第24-25页 |
·静强度验算 | 第25-27页 |
·支承结构的确定 | 第27-29页 |
·悬臂支承结构的支承确定 | 第27-28页 |
·外端支承结构的支承确定 | 第28页 |
·两端支承结构的支承确定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不同支承方式的齿轮啮合状态分析 | 第30-52页 |
·有限元分析方法简介 | 第31-32页 |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 第31页 |
·有限元发的特点 | 第31-32页 |
·ANSYS简介 | 第32-33页 |
·ANSYS的发展 | 第32-33页 |
·ANSYS的功能 | 第33页 |
·ANSYS接触分析简介 | 第33-36页 |
·接触问题的一般分类 | 第34页 |
·接触单元 | 第34-35页 |
·接触分析的步骤 | 第35-36页 |
·齿轮的接触分析 | 第36-43页 |
·悬臂支承结构的齿轮接触分析 | 第36-39页 |
·外端支承结构的齿轮接触分析 | 第39-41页 |
·两端支承结构的齿轮接触分析 | 第41-43页 |
·三种不同支承方式下齿轮啮合的分析 | 第43-50页 |
·三种支承方式下齿根弯曲应力的比较分析 | 第43-44页 |
·三种支承方式下齿面接触应力的比较分析 | 第44-45页 |
·三种支承方式下齿面接触压力的比较分析 | 第45-46页 |
·三种支承方式下齿面接触状态的比较分析 | 第46-47页 |
·三种支承方式下齿面接触摩擦力的比较分析 | 第47-49页 |
·三种支承方式下齿面接触滑移距离的比较分析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4章 不同支承方式的轴承寿命分析 | 第52-62页 |
·牵引电动机电机滚动轴承的选择 | 第52-54页 |
·滚动轴承的载荷分布和应力特点 | 第54-55页 |
·滚动轴承的载荷分布 | 第54-55页 |
·滚动轴承工作时元件上载荷及应力的变化 | 第55页 |
·滚动轴承的负荷与寿命计算 | 第55-61页 |
·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 | 第55-56页 |
·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 | 第56-61页 |
·悬臂支承方式轴承的寿命计算 | 第57-59页 |
·外端支承方式轴承的寿命计算 | 第59-60页 |
·两端支承方式轴承的寿命计算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不同支承方式的齿轮可靠性分析 | 第62-86页 |
·机械可靠性设计原理 | 第64-75页 |
·机械可靠性的特点 | 第64页 |
·机械可靠性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64-65页 |
·可靠性设计的统计基础 | 第65-66页 |
·可靠性常用的概率分布 | 第66-75页 |
·正态分布 | 第66-69页 |
·对数正态分布 | 第69-71页 |
·威布尔分布 | 第71-75页 |
·应力-强度分布干涉理论 | 第75-76页 |
·齿轮疲劳强度的可靠度计算 | 第76-85页 |
·各种支承方式齿轮接触疲劳强度的可靠度计算 | 第78-81页 |
·各种支承方式齿轮弯曲疲劳强度的可靠度计算 | 第81-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结论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