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电气化铁路论文--供电论文

全并联AT供电系统馈线保护与故障测距方案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第10-15页
     ·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和我国的发展规划第10-11页
     ·高速铁路的牵引供电系统第11-14页
     ·全并联AT供电保护与故障测距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国内外研究现况第15-19页
     ·电气化铁道牵引网保护现状第15-17页
     ·电气化铁道牵引网故障测距现状第17-19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9-20页
第2章 带保护线的AT供电系统等值电路推导第20-38页
   ·等值电路推导第20-28页
     ·不带保护线的AT供电方式等值电路第20-21页
     ·带保护线的AT供电方式等值电路第21-28页
   ·阻抗计算第28-37页
     ·单线形式第28-31页
     ·复线形式第31-34页
     ·全并联形式第34-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3章 带保护线的AT供电系统等值电路仿真第38-48页
   ·模型的建立第38-39页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39-47页
     ·T-R短路下的阻抗验证第40-42页
     ·T-P短路下的阻抗验证第42-43页
     ·F-R短路下的阻抗验证第43-45页
     ·F-P短路下的阻抗验证第45-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全并联AT供电方式馈线保护方案研究第48-64页
   ·全并联AT供电方式保护流程第48-50页
   ·全并联AT供电方式保护配置第50-57页
     ·距离保护第51-55页
     ·电流速断保护第55-56页
     ·电流增量保护第56页
     ·失压保护第56-57页
     ·重合闸第57页
   ·断线接地故障第57-60页
     ·非电源侧接地、电源侧悬空第57-59页
     ·电源侧接地、非电源侧悬空第59-60页
   ·越区供电第60-62页
     ·牵引变电所处的保护配置第61-62页
     ·分区所处的保护配置第62页
   ·计算机仿真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5章 全并联AT供电方式故障测距第64-76页
   ·吸上电流比第64-66页
     ·故障测距原理第64-65页
     ·故障测距过程第65-66页
   ·横连线电流比第66-68页
     ·故障测距原理第66-67页
     ·故障测距过程第67-68页
   ·转移阻抗法第68-71页
     ·故障测距原理第68-70页
     ·故障测距过程第70-71页
   ·基于新型保护流程的故障测距原理第71-74页
     ·故障测距原理第71-73页
     ·故障测距过程第73页
     ·断线接地故障第73-74页
     ·计算机仿真第74页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结论第76-78页
致谢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牵引供电系统综合补偿技术应用研究
下一篇:大功率货运机车牵引电机轴小齿轮支承方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