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背景 | 第12-20页 |
·IT 治理下风险管理框架产生的背景 | 第12-13页 |
·风险管理框架产生的必要性 | 第13-17页 |
·IT 治理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17-20页 |
·什么是IT 治理 | 第17-18页 |
·IT 治理与IT 管理 | 第18-19页 |
·公司治理和IT 治理 | 第19-20页 |
2 产生风险管理框架的需求 | 第20-26页 |
·IT 风险管理需求的膨胀 | 第20页 |
·国际范围内的法规遵从 | 第20-23页 |
·范围 | 第21页 |
·目标 | 第21页 |
·法规需求 | 第21-23页 |
·IT 治理下的企业IT 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 第23-24页 |
·IT 治理中存在风险 | 第23页 |
·IT 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 第23-24页 |
·我国企业IT 风险管理现状 | 第24-25页 |
·国外权威机构将内部控制提升为企业风险管理 | 第25页 |
·建立风险管理框架需求总结 | 第25-26页 |
3 国际流行的控制框架和标准 | 第26-51页 |
·COSO | 第27-36页 |
·概述 | 第27-28页 |
·内部审计的五个关键 | 第28-30页 |
·COSO 报告中的控制职责 | 第30-31页 |
·对COSO 及其ERM 框架内容的分析 | 第31-32页 |
·IT 治理下的ERM 分析 | 第32-33页 |
·从内部控制到企业风险管理的变化 | 第33-35页 |
·COSO 报告发布后的影响 | 第35页 |
·COSO 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框架的局限性 | 第35-36页 |
·ITGI | 第36页 |
·COBIT | 第36-43页 |
·概述 | 第36-39页 |
·分析 | 第39-43页 |
·ITIL | 第43-44页 |
·ISO17799 | 第44-45页 |
·CMMI | 第45-47页 |
·PRINCE2 | 第47-48页 |
·NIST | 第48-51页 |
4 框架综合比较分析 | 第51-62页 |
·框架的对比分析 | 第51-55页 |
·COBIT 和ITIL 的比较 | 第51-52页 |
·COBIT 和 ISO/IEC17799 的比较 | 第52页 |
·COBIT 和PRINCE2 的比较 | 第52-54页 |
·COSO 与COBIT 的映射关系与比较 | 第54-55页 |
·框架的综合分析 | 第55-62页 |
5 框架构建的建议 | 第62-66页 |
·建议 | 第62页 |
·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 | 第62-65页 |
·整合后的风险管理框架 | 第63页 |
·新框架分析 | 第63-65页 |
·IT 风险控制框架的实施步骤 | 第65-66页 |
·IT 资源普查、建立初步控制 | 第65页 |
·资源协同、全面控制 | 第65-66页 |
·业务创新、完善控制 | 第66页 |
6 新框架的现实应用 | 第66-74页 |
·审计对象和项目建设背景 | 第68页 |
·审计方法 | 第68-69页 |
·制定审计方案 | 第69页 |
·审计的频次与时机 | 第69页 |
·编制工作目标与实施计划 | 第69-70页 |
·实施审计 | 第70-71页 |
·审计流程 | 第70页 |
·基于 ISO/EC 17799(BS7799)的风险评估 | 第70-71页 |
·基于ITIL 的外包合同治理 | 第71-73页 |
·出具审计报告 | 第73-74页 |
·审核报告的内容 | 第73页 |
·审计的综述 | 第73页 |
·审计结论 | 第73-74页 |
7 结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附录 | 第79-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个人简历 | 第92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