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3页 |
| 一 提高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音水平的必要性 | 第10-11页 |
| 二 高职英语专业语音迁移问题与教学策略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1页 |
| 三 高职英语专业语音教学策略整合发展的可行性 | 第11-12页 |
| 四 研究目的与论文框架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研究现状 | 第13-25页 |
| 一 语言迁移理论 | 第13-19页 |
| (一) 语言迁移的概念 | 第13-15页 |
| (二) 语言迁移理论及其研究发展阶段 | 第15-19页 |
| 1 国外母语迁移理论的研究及发展阶段 | 第15-18页 |
| 2 国内母语迁移理论的研究及在教学中的发展 | 第18-19页 |
| 二 语音学理论 | 第19-25页 |
| (一) 相关语音学概念 | 第19-21页 |
| 1 语音与语音学 | 第19-20页 |
| 2 音段音位与超音段音位 | 第20-21页 |
| (二) 语音教学的回顾与现状 | 第21-25页 |
| 1 国外语音教学的回顾与现状 | 第21-22页 |
| 2 我国语音教学的回顾与现状 | 第22-25页 |
| 第三章 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语音迁移问题分析 | 第25-34页 |
| 一 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语音迁移问题调查 | 第25-27页 |
| 二 高职英语专业学生母语语音迁移问题分析 | 第27-34页 |
| (一) 音段音位的负迁移 | 第28-30页 |
| 1 元音的负迁移问题 | 第28-29页 |
| 2 辅音的负迁移问题 | 第29-30页 |
| (二) 超音段音位的负迁移 | 第30-32页 |
| 1 音节结构的负迁移 | 第30-31页 |
| 2 重音的负迁移问题 | 第31页 |
| 3 节奏的负迁移问题 | 第31-32页 |
| 4 语调的负迁移问题 | 第32页 |
| 三 辩证地看待汉语语音对英语语音的迁移作用——正负迁移共存 | 第32-34页 |
| 第四章 语音教学实验 | 第34-51页 |
| 一 实验假设 | 第34页 |
| 二 实验对象 | 第34页 |
| 三 实验设计 | 第34-44页 |
| (一) 实验方法与阶段 | 第34-35页 |
| (二) 应用于实验班的教学策略 | 第35-44页 |
| 1 音段音位层次的教学策略 | 第35-41页 |
| 2 超音段音位层次的教学策略 | 第41-44页 |
| 四 实验数据收集与分析 | 第44-50页 |
| (一) 测试数据收集方法 | 第44-45页 |
| (二) 测试数据收集与分析 | 第45-50页 |
| 1 前测数据收集与分析 | 第45-47页 |
| 2 后测数据收集与分析 | 第47-50页 |
| 五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0-51页 |
| (一) 实验结果 | 第50页 |
| (二) 讨论与局限性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 附录 | 第58-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