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1 引言 | 第10-25页 |
| ·兽药残留、有机污染物与食品安全 | 第11-17页 |
| ·动源性食品安全问题 | 第13-14页 |
| ·违禁药物的违法使用现象 | 第14页 |
| ·持久性有机污物与食品污染现象 | 第14-15页 |
| ·违禁药物、二恶英类化合物相关的标准与法规 | 第15-16页 |
| ·监控措施 | 第16-17页 |
| ·PRE、MPP 及DL-PCBs 国内外分析检测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 ·理化性质 | 第17-19页 |
| ·毒理作用 | 第19-20页 |
| ·国内外分析检测研究进展 | 第20-25页 |
| ·PRE 和MPP 分析进展 | 第20-22页 |
| ·DL-PCBs 分析进展 | 第22-25页 |
| ·本论文研究目标、技术路线和研究的意义 | 第25页 |
| 2 猪肉中两种糖皮质类激素的GC-IT-MS/MS 测定方法研究 | 第25-36页 |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25-27页 |
| ·主要试剂 | 第25页 |
| ·猪肉样品 | 第25-26页 |
| ·仪器设备 | 第26页 |
| ·溶液的配制 | 第26-27页 |
| ·实验方法 | 第27-29页 |
| ·分析条件 | 第27页 |
| ·方法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27页 |
| ·样品前处理—振荡提取 | 第27-28页 |
| ·C18 固相萃取柱净化 | 第28页 |
| ·K_2Cr_2O_7 氧化衍生 | 第28页 |
| ·添加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28页 |
| ·添加回收率和精密度的测定 | 第28-29页 |
| ·检测限和定量限 | 第29页 |
| ·实际样品的测定 | 第29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9-36页 |
| ·氢化泼尼松和甲基氢化泼尼松GC-IT-MS/MS 方法的建立 | 第29-31页 |
| ·K_2Cr_2O_7 氧化衍生方法的建立及优化 | 第31页 |
| ·C18 SPE 柱净化条件的优化 | 第31-33页 |
| ·方法的性能指标 | 第33-36页 |
| 3 牛奶中12 种二噁英类多氯联苯的GC-IT-MS/MS 测定方法研究 | 第36-51页 |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36-40页 |
| ·主要试剂 | 第36-37页 |
| ·样品及控制样品 | 第37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7页 |
| ·试剂、材料的前处理及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37-40页 |
| ·实验方法 | 第40-41页 |
| ·分析条件 | 第40页 |
| ·方法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40页 |
| ·样品前处理—ASE 提取 | 第40-41页 |
| ·复合硅胶柱净化 | 第41页 |
| ·同位素内标的回收率和精密度的测定 | 第41页 |
| ·检测限和定量限的测定 | 第41页 |
| ·实际样品的测定 | 第41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51页 |
| ·DL-PCBs GC-IT-MS/MS 方法的建立 | 第41-44页 |
| ·净化和洗脱 | 第44-47页 |
| ·方法的性能指标 | 第47-51页 |
| 4 离子阱二级质谱法与高分辨质谱法测定食品中DL-PCBs 时的准确度差异研究 | 第51-59页 |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51-52页 |
| ·主要试剂和材料 | 第51页 |
| ·样品及控制样品 | 第51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1-52页 |
| ·试剂、材料的前处理及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52页 |
| ·实验方法 | 第52-54页 |
| ·分析条件 | 第52页 |
| ·方法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52-53页 |
| ·样品前处理—ASE 提取 | 第53页 |
| ·FMS 净化 | 第53页 |
| ·同位素内标的回收率 | 第53-54页 |
| ·检测限和定量限的测定 | 第5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4-59页 |
| ·定性参数的确定 | 第54-55页 |
| ·碰撞诱导解离电压的确定 | 第55页 |
| ·二级质谱测定值与高分辨质谱测定值对比 | 第55-56页 |
| ·线性范围和定量限和回收率 | 第56页 |
| ·质控和参比物质的分析 | 第56-59页 |
| 5 讨论 | 第59-60页 |
| ·猪肉中两种糖皮质类激素的GC-IT-MS/MS 测定方法研究 | 第59页 |
| ·牛奶中12 种二噁英类多氯联苯的GC-IT-MS/MS 测定方法研究 | 第59-60页 |
| ·离子阱二级质谱法与高分辨质谱法测定食品中DL-PCBs 时的准确度差异研究 | 第60页 |
| 6. 结论 | 第60-62页 |
| ·建立了两种检测方法 | 第60-61页 |
| ·研究了两种仪器在测定食品中DL-PCBs 时的准确度差异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 作者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