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4页 |
第一章 一致行动人概述 | 第14-23页 |
第一节 一致行动人的动因分析 | 第14-18页 |
一、收购上市公司的一致行动人 | 第14-16页 |
二、操纵市场的一致行动人 | 第16-18页 |
第二节 规制一致行动人的合理性 | 第18-20页 |
一、一致行动本身具有合理性 | 第18页 |
二、规制一致行动人的合理性 | 第18-20页 |
三、规制一致行动人的内容 | 第20页 |
第三节 根据证明责任对一致行动人的分类 | 第20-22页 |
一、合意的一致行动人与推定的一致行动人 | 第20-21页 |
二、认定推定一致行动人的必要性 | 第21-22页 |
三、把握认定尺度,考量利益平衡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合意的一致行动人 | 第23-36页 |
第一节 合意一致行动人立法考察 | 第23-26页 |
一、境外立法考察 | 第23-25页 |
二、我国立法考察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合意的目的——获得或巩固对公司控制权 | 第26-27页 |
第三节 合意一致行动人形成的时间 | 第27-29页 |
一、合意达成之日——一致行动人开始形成 | 第27页 |
二、美国法官关于购买额外股份的争议——Bath Industries,Inc.v.Blot案与GAF corporation v.Paul Milstein案 | 第27-29页 |
第四节 合意达成的形式 | 第29-35页 |
一、正式协议 | 第29-31页 |
二、非正式协议 | 第31-32页 |
三、情节证据——美国的案例考察 | 第32-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推定的一致行动人 | 第36-49页 |
第一节 关联企业 | 第36-41页 |
一、境外立法纳入推定中的一致行动人中的关联企业 | 第36-37页 |
二、境外立法关于推定一致行动人中关联企业的名词解释 | 第37-39页 |
三、境外立法分析 | 第39-40页 |
四、我国立法问题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关联自然人 | 第41-45页 |
一、境外立法考察 | 第41-44页 |
二、境外立法分析 | 第44-45页 |
第三节 基金应被认定为推定一致行动人 | 第45-48页 |
一、基金被认定为一致行动人的意义 | 第45页 |
二、收购主体的合法性 | 第45-46页 |
三、同一基金管理公司下的多个基金能否构成推定一致行动人 | 第46页 |
四、基金与基金公司控股股东能否构成推定一致行动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一致行动人认定标准 | 第49-58页 |
第一节 完善一致行动人认定标准的法律意义 | 第49-51页 |
一、有利于规制一致行动人、规范上市公司收购 | 第49页 |
二、有利于实际控制人的披露、改善上市公司治理 | 第49-50页 |
三、有利于定向增发中控制权改变的认定 | 第50-51页 |
第二节 完善认定一致行动人的程序 | 第51-55页 |
一、完善证监会的认定权 | 第51-53页 |
二、加强目标公司的调查权 | 第53-55页 |
第三节 完善一致行动人认定标准的立法建议 | 第55-57页 |
一、在证券法中规定"一致行动人" | 第55页 |
二、修改《办法》中合意一致行动人的含义 | 第55-56页 |
三、修改《办法》中推定一致行动人的情形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