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过江交通问题研究--以福州闽江为例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18页 |
·沿江城市发展的原因 | 第11-12页 |
·沿江城市交通发展现状 | 第12-15页 |
·过江通道的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过江交通存在的问题 | 第13-15页 |
·福州过江问题研究背景 | 第15页 |
·福州总体规划急需过江交通的支撑 | 第15页 |
·“南进西拓”,过江交通规划迫在眉睫 | 第15页 |
·福州过江交通技术难点 | 第15-16页 |
·规划要结合实际,发展福州特色的过江通道 | 第15-16页 |
·规划要高瞻远瞩,避免因规划阻碍城市发展 | 第16页 |
·考虑低收入人群,避免带来不公平过江出行 | 第16页 |
·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16-17页 |
·闽江过江通道现状分析 | 第16页 |
·通道拥堵与平衡网络分析 | 第16页 |
·过江交通量预测模型研究 | 第16-17页 |
·闽江过江交通需求管理研究 | 第17页 |
·过江交通对城市影响分析 | 第17页 |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2 福州与闽江交通现状 | 第18-22页 |
·福州交通现状分析 | 第18-20页 |
·经济人口现状 | 第18页 |
·交通出行现状 | 第18-19页 |
·道路网状现状 | 第19-20页 |
·公共交通现状 | 第20页 |
·闽江过江交通现状 | 第20-22页 |
·闽江概述 | 第20-21页 |
·闽江交通概况 | 第21-22页 |
3 过江通道建设与分析 | 第22-37页 |
·过江通道建设理论 | 第22-23页 |
·“门槛”理论 | 第22页 |
·集聚—扩散机制理论 | 第22-23页 |
·诱增理论 | 第23页 |
·过江通道基本形式 | 第23-25页 |
·桥梁 | 第23-24页 |
·隧道 | 第24页 |
·轮渡 | 第24-25页 |
·闽江过江通道现状 | 第25-27页 |
·洪山桥概况 | 第25页 |
·金山大桥概况 | 第25页 |
·尤溪洲大桥概况 | 第25-26页 |
·三县洲大桥概况 | 第26页 |
·解放大桥概况 | 第26页 |
·闽江大桥概况 | 第26页 |
·鳌峰桥概况 | 第26页 |
·青州大桥概况 | 第26-27页 |
·闽江过江通道分析 | 第27-29页 |
·桥梁形式多样,融入城市环境 | 第27页 |
·桥位分布不均,布局尚待完善 | 第27页 |
·桥梁功能不明,难有效缓解交通 | 第27-28页 |
·通道形式单一,缺乏隧道过江 | 第28页 |
·桥梁宽度不够,非机动车过江难 | 第28-29页 |
·过江交通现状分析 | 第29-36页 |
·历史过江交通情况 | 第29-30页 |
·现状过江交通情况 | 第30-34页 |
·过江交通量分析 | 第34-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4 通道堵塞与平衡分析 | 第37-43页 |
·图论概述 | 第37-38页 |
·图定义 | 第37-38页 |
·网络图 | 第38页 |
·网络流 | 第38页 |
·通道的通行时间模型 | 第38-39页 |
·堵塞与平衡时间计算 | 第39-42页 |
·堵塞与平衡计算分析 | 第42-43页 |
5 过江交通量预测分析 | 第43-56页 |
·4 步骤法过江交通预测原理 | 第43-47页 |
·交通生成 | 第43-44页 |
·发生与吸引交通量 | 第44-45页 |
·交通分布 | 第45-47页 |
·交通分配 | 第47页 |
·GM(1,1)过江交通预测模型 | 第47-50页 |
·灰色系统 | 第47-48页 |
·GM(1,1)预测模型原理 | 第48-50页 |
·GM(1,1)模型的优缺点 | 第50页 |
·福州闽江过江交通预测 | 第50-54页 |
·小区的划分与OD 现状 | 第50-52页 |
·小区未来发生与吸引量 | 第52页 |
·闽江过江交通量的预测 | 第52-54页 |
·闽江过江交通预测分析 | 第54-56页 |
·福州过江交通量将大幅增长 | 第54页 |
·现有福州过江通道建设不足 | 第54-55页 |
·福州城市与交通结构不合理 | 第55-56页 |
6 过江交通的需求管理 | 第56-62页 |
·交通需求管理基本原理 | 第56-57页 |
·交通需求管理概念 | 第56页 |
·交通需求管理措施 | 第56-57页 |
·闽江过江交通需求管理 | 第57-59页 |
·规划闽江两岸土地利用,源头减少交通出行 | 第57-58页 |
·规划公交车专用车道,减少公交过江延误 | 第58页 |
·发展跨江轨道交通系统,完善公交过江体系 | 第58-59页 |
·征收过江过桥通行费用,抑制私家车过江出行 | 第59页 |
·调整南北岸上下班时间,减弱高峰过江通行 | 第59页 |
·过江交通管理策略优选 | 第59-62页 |
·交通管理优选的基本概念 | 第59-60页 |
·交通管理策略方法的选择 | 第60页 |
·过江通道管理的优先次序 | 第60-62页 |
7 通道的城市影响分析 | 第62-67页 |
·过江通道对城市交通影响分析 | 第62-64页 |
·TIA-T 的内涵、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新建桥梁对福州交通影响 | 第63-64页 |
·过江通道对城市区域影响分析 | 第64-65页 |
·福州过江通道对城市影响评价 | 第65-67页 |
·扩大福州城区规模,缓解城市用地不足 | 第65页 |
·促进福州均衡发展,减少两岸贫富差距 | 第65页 |
·老城人口平滑迁移,解决老城人口压力 | 第65-66页 |
·加强福州区域联系,促进福州经济发展 | 第66-67页 |
8 结论与讨论 | 第67-69页 |
·主要结论 | 第67页 |
·主要创新 | 第67-68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68-69页 |
·论文存在的不足 | 第68页 |
·展望与建议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