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理论论文

生土材料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建构逻辑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8-10页
     ·研究背景第8-9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畴第12-13页
     ·研究对象第12-13页
     ·研究范畴第13页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第13-16页
     ·研究方法第13页
     ·研究框架第13-16页
第二章 生土材料的发展沿革与建构技术第16-37页
   ·生土材料的发展沿革第16-22页
     ·悠久而辉煌的历史第16-19页
     ·来自工业化的挑战第19-20页
     ·在生态时代的复兴第20-22页
   ·生土材料的建构技术第22-37页
     ·生土材料的概念第22页
     ·生土材料的特性第22-23页
     ·生土材料的组成第23-25页
     ·土壤的检验第25-26页
     ·土壤的改良第26页
     ·生土建筑的建造方式第26-33页
     ·生土建筑的结构和构造第33-37页
第三章 生土材料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建构表现第37-55页
   ·建构表现之结构体系第37-40页
     ·框架结构第37-39页
     ·墙承重结构第39-40页
   ·建构表现之面饰材料第40-46页
     ·色彩表现第40-42页
     ·质感表现第42-44页
     ·肌理表现第44-46页
   ·建构表现之节点构造第46-55页
     ·生土材料与混凝土结合第46-48页
     ·生土材料与金属结合第48-49页
     ·生土材料与玻璃结合第49-50页
     ·生土材料与石材结合第50-51页
     ·生土材料与木材结合第51-53页
     ·生土材料与竹子结合第53-55页
第四章 生土材料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建构意义第55-76页
   ·建构意义之场所精神的诠释第55-63页
     ·案例一:帕尔默—罗斯住宅(Palmer-Rose House)第56-59页
     ·案例二:水塔摩天楼(Watertower Skyscraper)第59页
     ·案例三:有花房的画室(Greenhouse Atelier)第59-61页
     ·案例四:和解教堂(Chapel of Reconciliation)第61-63页
   ·建构意义之地域文化的传承第63-69页
     ·案例一:Sra Pou职业技术学校(Sra Pou Vocational School)第63-64页
     ·案例二:Gando中学(The Primary School in Gando)第64-66页
     ·案例三:毛寺生态实验小学第66-68页
     ·案例四:新疆南疆地区贫困农民抗震民居第68-69页
   ·建构意义之生态理念的体现第69-76页
     ·案例一:查尔斯特大学Thurgoona分校的学院办公楼第69-71页
     ·案例二:安吉生土建筑实验第71-73页
     ·案例三:罗西·乔住宅(Rosie Joe House)第73-76页
结语:生土材料的应用前景展望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81-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胡同地区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调查研究
下一篇:制造绿色住宅--住宅建筑工业化体系比较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