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8页 |
·研究背景 | 第7-14页 |
·世界人口老龄化 | 第7-9页 |
·中国人口老龄化 | 第9-11页 |
·胡同住宅区现状 | 第11-12页 |
·胡同地区老年人居住状况 | 第12-14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及相关理论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老年人基本特征,养老模式以及对居住环境的需求 | 第18-26页 |
·老年人的基本特征 | 第18-22页 |
·生理特征 | 第18-19页 |
·心理特征 | 第19-20页 |
·行为特征 | 第20-21页 |
·社会特性 | 第21-22页 |
·居家养老的模式特征 | 第22-23页 |
·老年人对居住外环境的需求 | 第23-25页 |
·由于生活时间的改变而引起对居住外环境的需求 | 第23-24页 |
·由于生活空间的改变而引起对居住外环境的需求 | 第24页 |
·由于老年人生理及心理特点所产生的对居住外环境的需求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胡同街区老年人居住外环境 | 第26-64页 |
·概述 | 第26-30页 |
·老年人居住外环境概念及特征 | 第26-28页 |
·老年人室外活动类型 | 第28页 |
·胡同的形态特征 | 第28-30页 |
·胡同公共空间 | 第30-42页 |
·当前现状 | 第30-31页 |
·交往空间 | 第31-37页 |
·作息空间 | 第37-40页 |
·休闲娱乐空间 | 第40-42页 |
·胡同道路系统 | 第42-50页 |
·道路性质 | 第42-44页 |
·存在问题 | 第44-47页 |
·道路节点 | 第47-48页 |
·步行空间 | 第48-50页 |
·胡同绿化系统 | 第50-55页 |
·当前现状 | 第50-52页 |
·绿化对老年人室外环境的帮助 | 第52-53页 |
·设计要点 | 第53-55页 |
·胡同硬件设施 | 第55-63页 |
·公共卫生间 | 第56-60页 |
·公共浴室 | 第60-61页 |
·道路照明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四章 "大杂院"内老年人居住外环境 | 第64-86页 |
·概述 | 第64-67页 |
·"大杂院"的概念简述 | 第64页 |
·"大杂院"的形成过程 | 第64-66页 |
·"大杂院"环境对老年人的影响 | 第66-67页 |
·院内环境 | 第67-80页 |
·空间环境 | 第67-69页 |
·道路状况 | 第69-74页 |
·绿化水平 | 第74-76页 |
·建筑现状 | 第76-78页 |
·硬件设施 | 第78-79页 |
·安全隐患 | 第79-80页 |
·菊儿胡同对大杂院改造的启示 | 第80-85页 |
·概述 | 第80-81页 |
·继承传统,延续老人旧时记忆 | 第81-82页 |
·节约用地,解决杂院最大矛盾 | 第82-83页 |
·围合院落,形成室外活动场所 | 第83页 |
·注重绿化,提高室外环境质量 | 第83-84页 |
·设施齐全,提供现代舒适生活 | 第84-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89页 |
附录 | 第89-9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