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混合优化算法的摄像机自标定方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选题依据第9-10页
   ·摄像机标定技术概况第10-14页
     ·摄像机标定方法第10-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第13-14页
   ·课题研究意义第14-15页
   ·本文研究内容安排第15-16页
第2章 摄像机自标定的理论基础第16-25页
   ·齐次坐标第16-17页
   ·摄像机模型第17-20页
     ·参考坐标系第17-19页
     ·线性摄像机模型(针孔模型)第19-20页
   ·极几何与基础矩阵第20-23页
     ·极几何第20-21页
     ·基础矩阵第21-23页
   ·单应矩阵第23-24页
     ·单应矩阵的定义第23页
     ·单应矩阵的表示第23-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图像特征点提取、匹配和基础矩阵估计第25-41页
   ·图像特征第25-26页
   ·特征点的提取第26-31页
     ·高斯差分尺度空间第26-27页
     ·极值点检测第27-28页
     ·特征点确定第28-29页
     ·特征点的方向参数第29-30页
     ·特征点描述第30-31页
   ·特征点的匹配第31-33页
   ·误匹配消除第33-35页
     ·RANSAC算法的思想第33页
     ·RANSAC算法参数的确定第33-34页
     ·RANSAC算法的步骤第34-35页
   ·基础矩阵的估计第35-40页
     ·线性算法第35-36页
     ·迭代算法第36-37页
     ·鲁棒性算法第37-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基于混合优化算法的摄像机自标定方法第41-57页
   ·Kruppa方程第41-44页
     ·绝对二次曲线(面)第41-42页
     ·Kruppa方程的引入第42-44页
   ·摄像机自标定第44-45页
     ·Kruppa方程的简化形式第44-45页
     ·非线性优化函数第45页
   ·摄像机自标定的混合优化算法第45-51页
     ·遗传算法的原理及特点第46-48页
     ·LM算法的原理及特点第48-49页
     ·改进遗传算法与LM算法相混合优化的步骤第49-51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1-53页
     ·模拟实验第51页
     ·真实图像实验第51-53页
   ·基于OpenCV与VC++6.0 的摄像机自标定原型系统第53-56页
     ·OpenCV与VC++6.0 的结合第53页
     ·摄像机自标定原型系统第53-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7-59页
   ·全文总结第57-58页
   ·研究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维定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三维定位算法研究
下一篇:视觉运动分析中的线特征提取与匹配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