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4页 |
1.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8页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8-9页 |
3.研究内容及论文技术路线 | 第9-10页 |
4.主要学术价值 | 第10-11页 |
5.主要概念界定 | 第11-14页 |
1 文献综述与评价 | 第14-17页 |
·国外文献综述与评价 | 第14-15页 |
·国内文献综述与评价 | 第15-17页 |
2 国有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治理效应分析 | 第17-23页 |
·基于代理成本理论的债务融资治理效应分析 | 第17-18页 |
·基于激励理论的债务融资公司治理效应分析 | 第18-19页 |
·基于不对称信息理论的债务融资治理效应分析 | 第19-20页 |
·基于控制权理论的债务融资治理效应分析 | 第20-21页 |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债务融资治理效应分析 | 第21-23页 |
3 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现状 | 第23-27页 |
·银行债务约束软化 | 第23-24页 |
·破产、退市机制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 第24-25页 |
·债权人缺乏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 | 第25-26页 |
·债务融资难以对经营者产生约束作用 | 第26-27页 |
4 制约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主要因素 | 第27-30页 |
·融资结构不合理 | 第27页 |
·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破产机制 | 第27-28页 |
·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尚未完成 | 第28-30页 |
5 强化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对策与建议 | 第30-33页 |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 第30-31页 |
·深化银行改革,强化债务约束 | 第31页 |
·进一步完善破产法律法规 | 第31-32页 |
·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劳动力市场 | 第32-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后记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