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期货贸易论文

白糖期货流动性实证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1章 导论第9-25页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第9-15页
     ·研究背景第9-14页
     ·问题提出第14-15页
   ·文献综述第15-19页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5-17页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第17-19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9-24页
     ·相关概念说明第19-23页
     ·研究目的第23页
     ·研究意义第23-24页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第24-25页
     ·研究思路第24页
     ·结构安排第24-25页
第2章 白糖期货市场流动性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5-33页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分析架构第25-26页
     ·交易中的摩擦第25页
     ·交易中的私有信息第25-26页
   ·存货与信息对价格的影响第26-28页
     ·存货模型第26-27页
     ·信息模型第27-28页
   ·金融市场的市场结构第28-30页
     ·市场结构的定义第28-29页
     ·市场结构的差异第29-30页
   ·期货市场的流动性研究第30-33页
     ·期货市场流动性概念的界定第30-31页
     ·期货市场流动性的重要作用第31-33页
第3章 白糖期货市场流动性衡量方法与影响因素第33-42页
   ·白糖期货品种介绍第33-35页
   ·宏观上的流动性衡量指标第35-37页
     ·成交量第35-36页
     ·持仓量第36页
     ·换手率第36-37页
   ·微观上的流动性衡量指标第37-39页
     ·买卖价差第37页
     ·VR比率第37页
     ·流动性比率第37-39页
   ·白糖期货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传导分析第39-42页
     ·市场交易制度第39-40页
     ·合约条款第40页
     ·市场参与者的构成第40页
     ·交易方式第40页
     ·白糖期货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传导路径第40-42页
第4章 白糖期货市场流动性实证分析第42-54页
   ·宏观分析第42-45页
     ·我国白糖期货成交量分析第42-43页
     ·我国白糖期货持仓量分析第43-44页
     ·我国白糖期货换手率分析第44-45页
   ·微观分析第45-49页
     ·方法描述与计算第45-47页
     ·实证分析与检验第47-49页
   ·我国白糖期货与棉花期货比较分析第49-53页
     ·宏观对比分析第49-52页
     ·微观对比分析第52-53页
   ·研究结论第53-54页
第5章 提高我国白糖期货流动性的对策与建议第54-62页
   ·基于宏观环境的建议第54-56页
     ·尽快颁布期货法第54页
     ·加强对现货市场秩序的整顿第54-55页
     ·适当放宽白糖期货市场的资金限制第55-56页
     ·加强期货市场监管第56页
   ·基于期货市场微观结构的建议第56-57页
     ·开设做市商机制第56-57页
     ·设计程序交易模式第57页
     ·提高技术创新第57页
   ·基于期货合约设计的建议第57-59页
     ·引进白糖期货期权等避险工具第57-58页
     ·推出白糖期货上中下游系列产品第58页
     ·完善白糖期货交割制度第58-59页
     ·适当调低白糖期货的保证金比例与手续费支出第59页
   ·基于市场参与者特征的建议第59-62页
     ·建立功能完善的期货公司第59-60页
     ·培育和发展白糖期货市场套期保值者第60页
     ·允许各类投资基金按一定比例参与白糖期货交易第60-61页
     ·培育理性白糖期货投机者第61页
     ·着重培育白糖期货套利者第61页
     ·不断完善白糖期货市场投资者的构成第61-62页
第6章 结论第62-65页
   ·本文总结第62-63页
   ·本文不足之处与创新点第63页
     ·本文不足之处第63页
     ·创新点第63页
   ·本文研究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致谢第70-71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州医药物流公司差异化战略研究
下一篇: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效率研究--基于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