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企业经理人薪酬激励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9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11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国外关于实物期权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 | 第11-12页 |
·国内关于实物期权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 | 第12页 |
·国外关于薪酬激励机制的研究 | 第12-14页 |
·国内关于薪酬激励机制的研究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2章 实物期权理论和薪酬激励理论概述 | 第19-28页 |
·期权的理论溯源 | 第19-22页 |
·期权的起源与发展 | 第19-20页 |
·期权定价的发展 | 第20-22页 |
·实物期权的基本内容 | 第22-25页 |
·实物期权的含义和核心思想 | 第22-24页 |
·实物期权决策与传统财务分析的比较 | 第24页 |
·实物期权法的数理逻辑及建模思想 | 第24-25页 |
·薪酬激励理论 | 第25-28页 |
·薪酬激励的概念 | 第25页 |
·薪酬激励问题的产生 | 第25-26页 |
·管理学激励理论 | 第26-28页 |
第3章 我国企业的激励现状与委托-代理问题 | 第28-39页 |
·现代企业的特征 | 第28-29页 |
·企业家职能的转变 | 第28-29页 |
·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的分化 | 第29页 |
·信息非对称性的产生 | 第29页 |
·经理人薪酬激励的必要性 | 第29-31页 |
·人力资本的重要性 | 第29-30页 |
·薪酬激励的必要性 | 第30-31页 |
·我国企业薪酬激励制度建设的基本现状 | 第31-36页 |
·我国企业薪酬激励的发展及经理人的特殊境况 | 第31-32页 |
·国有企业经理人的激励现状 | 第32-36页 |
·委托-代理理论在薪酬设计中的应用 | 第36-39页 |
·经济学视角解析薪酬激励 | 第36-37页 |
·代理人薪酬激励的委托-代理模型 | 第37-39页 |
第4章 实物期权投资经理人的薪酬激励机制 | 第39-50页 |
·实物期权理论在企业投资中的应用 | 第39-40页 |
·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委托-代理问题 | 第40-44页 |
·实物期权价值模型 | 第40-42页 |
·基于期权价值模型的委托-代理模型 | 第42-44页 |
·非对称信息下实物期权投资经理人的薪酬激励机制 | 第44-50页 |
·实物期权投资中的信息非对称 | 第44-45页 |
·二维信息不对称下的薪酬激励机制 | 第45-50页 |
第5章 理论应用:企业并购项目经理人的薪酬激励 | 第50-57页 |
·实物期权理论在企业并购项目中的应用 | 第50-53页 |
·并购的概念 | 第50-51页 |
·并购企业价值评估的实物期权方法 | 第51-53页 |
·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企业并购估值方法 | 第53-55页 |
·企业并购项目经理人的薪酬合约 | 第55-57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第57-59页 |
·全文总结 | 第57-58页 |
·研究展望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