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包热特性研究与优化设计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第8页
   ·电动汽车的分类与特点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第8-11页
   ·电动汽车储能装置-电池包第11-13页
   ·电动汽车电池包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第13-15页
第二章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储能装置-电池包第15-24页
   ·电池包的设计选取第15-17页
     ·电池包在车辆上的位置第15-16页
     ·电池包形状及构造第16-17页
   ·电动车电池包中电池第17-21页
     ·动力电池的基本术语第17-18页
     ·不同电动车辆对电池性能的要求第18-20页
     ·电动车用电池的应用发展,以及主要种类及问题第20-21页
     ·动力电池前景展望第21页
   ·电动车电池包的关键技术第21-24页
     ·电池管理系统概述第21-22页
     ·电动车用电池管理的关键技术-热管理第22-24页
第三章 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包热性能分析第24-31页
   ·电池包中单体锂离子电池性能分析第24-28页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以及性能指标第24-25页
     ·锂离子电池的分类、结构第25-26页
     ·锂离子电池存在的问题-安全性(与热特性紧密相关)第26-27页
     ·锂离子电池的热特性、生热机制第27-28页
   ·锂离子电池包热特性研究第28-29页
   ·锂离子电池包热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管理内容第29-31页
第四章 电动车锂离子电池热特性仿真分析第31-49页
   ·电池模块仿真分析的必要性第31页
   ·单体电池热数学模型第31-33页
   ·热性能仿真软件ANSYS介绍第33-34页
   ·单体电池的建模分析第34-42页
     ·实际问题模型分析第34-35页
     ·实体建模第35-36页
     ·三维建模以及模型网格图第36-37页
     ·相同环境温度条件下单体电池不同倍率恒流放电温升比较分析第37-40页
     ·不同环境温度下单体电池同倍率1C恒流放电至截止电压温升分析第40-42页
   ·(一组电池30块)电池组模块建模热分析第42-47页
     ·只考虑电池内核生热的30块电池二维温度场分析(不考虑极柱生热影响)第43-44页
     ·考虑两极柱生热的30块电池模块三维温度场分析第44-47页
   ·分析不足第47-49页
第五章 针对热特性的锂离子电池包热管理系统设计第49-69页
   ·电池包热管理的合理设计流程第49-51页
     ·首先考虑BTMS设计目标和制约因数第49-50页
     ·测量和估计电池的生热率以及热容量第50页
     ·预测电池包的热场及温度第50-51页
     ·初步设计BTMS(重复上步如有需要)第51页
     ·构建和测试BTMS第51页
     ·完善和优化BTMS第51页
   ·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分析第51-57页
     ·主动系统与被动系统第52-54页
     ·散热系统第54-55页
     ·加热系统第55-57页
   ·热管理系统的仿真分析第57-58页
   ·有利于热管理的电池包优化设计第58-68页
     ·电池包放置位置的选择第58-59页
     ·电池的选取第59-63页
     ·电池组不同模块化方式的选取第63-67页
     ·热管理系统的散热结构设计第67-68页
   ·结语第68-69页
总结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致谢第72-73页
在学校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智能化不锈钢阀球气体保护焊接装置研制
下一篇:接触网隔离开关监控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