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隔离开关监控系统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监控系统的背景与发展现状 | 第8-9页 |
·隔离开关监控系统的背景 | 第8页 |
·课题的国外发展现状 | 第8-9页 |
·隔离开关监控系统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监控系统研究的目的 | 第9-10页 |
·隔离开关监控系统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关键问题 | 第10-12页 |
·基本指导思想和作业流程要求 | 第10-11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1-12页 |
·本课题的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2页 |
·系统的总体方案和结构安排 | 第12-15页 |
·系统的总体方案 | 第12-13页 |
·监控系统组成 | 第13-14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接触网综合监控装置设计 | 第15-36页 |
·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整体设计 | 第15-16页 |
·系统功能需求 | 第15页 |
·监控系统整体设计 | 第15-16页 |
·S3C2440最小系统硬件设计 | 第16-22页 |
·电源模块设计 | 第16-17页 |
·晶振模块和复位电路设计 | 第17-18页 |
·存储系统设计 | 第18-22页 |
·串口通信及IC卡模块的设计 | 第22-25页 |
·串口通信设计 | 第22-23页 |
·IC卡模块的设计 | 第23-25页 |
·LCD显示模块 | 第25-28页 |
·LCD显示控制 | 第25-26页 |
·触摸屏设计 | 第26-28页 |
·CAN通信模块 | 第28-32页 |
·CAN总线简介 | 第28-30页 |
·CAN控制器 | 第30-31页 |
·SPI接口 | 第31页 |
·CAN总线接口电路设计 | 第31-32页 |
·监控装置的外部输入与输出模块 | 第32-36页 |
·输入模块 | 第32-34页 |
·输出模块 | 第34-36页 |
第三章 监控装置系统软件设计 | 第36-51页 |
·μC/OS-Ⅱ特点 | 第36-39页 |
·任务调度和通信机制 | 第36-37页 |
·任务调度的优先级算法 | 第37-39页 |
·ARM代码启动和μC/OS-Ⅱ移植 | 第39-42页 |
·ARM代码启动 | 第39-40页 |
·μC/OS-Ⅱ移植 | 第40-42页 |
·硬件的设备驱动 | 第42-44页 |
·UART与IC卡驱动 | 第42-43页 |
·CAN驱动函数 | 第43-44页 |
·触摸屏驱动 | 第44页 |
·图形用户接口μC/GUI实现 | 第44-47页 |
·μC/GUI文件目录 | 第44-46页 |
·μC/GUI层次结构 | 第46页 |
·μC/GUI应用系统功能实现 | 第46-47页 |
·任务的划分 | 第47-51页 |
第四章 通信控制单元设计 | 第51-62页 |
·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整体设计 | 第51页 |
·SJA1000 CAN控制器概述 | 第51-55页 |
·SJA1000 CAN控制器介绍 | 第51-54页 |
·CAN数据的验收原理 | 第54-55页 |
·通信控制单元硬件设计 | 第55-58页 |
·通信控制单元最小系统 | 第55-56页 |
·通信控制单元串口通信和CAN通信 | 第56-58页 |
·通信控制单元软件设计 | 第58-62页 |
·SJA1000的初始化和CAN接收发送程序 | 第59-61页 |
·通信控制单元总体软件设计 | 第61-62页 |
第五章 上位机监控和管理系统开发 | 第62-71页 |
·主要控件概述 | 第63-66页 |
·MSComm控件 | 第63-64页 |
·Table控件 | 第64-66页 |
·用户管理界面 | 第66-67页 |
·主界面设计 | 第67-69页 |
·历史数据查询模块 | 第69页 |
·机库管理员模块 | 第69-71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76页 |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项目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