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前言 | 第9-18页 |
| ·引言 | 第9页 |
| ·Ti_3SiC_2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9-15页 |
| ·Ti_3SiC_2的结构 | 第9-10页 |
| ·制备Ti_3SiC_2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Ti_3SiC_2材料的性能 | 第14-15页 |
| ·Ti_3SiC_2材料的应用前景 | 第15-16页 |
| ·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16-18页 |
| ·研究的实验特点及意义 | 第16页 |
| ·研究的内容 | 第16-18页 |
| 2 实验方法及内容 | 第18-26页 |
| ·实验原理 | 第18-19页 |
| ·表面张力 | 第18页 |
| ·润湿性原理 | 第18页 |
| ·熔渗原理 | 第18-19页 |
| ·实验原料 | 第19-20页 |
| ·原料配比设计 | 第19页 |
| ·原料的特性 | 第19-20页 |
| ·工艺过程及方案 | 第20-22页 |
| ·预制体的制备 | 第20-21页 |
| ·熔渗烧结 | 第21-22页 |
| ·组织分析及性能测试 | 第22-26页 |
| ·组织分析 | 第23页 |
| ·性能测试 | 第23-26页 |
| 3 熔渗烧结的试验结果及讨论 | 第26-38页 |
| ·以Ti/Si/TiC及石油焦为原料熔渗Si制备Ti_3SiC_2的研究 | 第26-32页 |
| ·润湿性 | 第26页 |
| ·保护气体对熔渗的影响 | 第26-27页 |
| ·不同配方对熔渗反应的影响 | 第27-29页 |
| ·熔渗保温时间对熔渗反应的影响 | 第29-31页 |
| ·以Ti/Si/TiC及石油焦为原料制备Ti_3SiC_2的气孔率 | 第31-32页 |
| ·以单质为原料制备Ti_3SiC_2的研究 | 第32-34页 |
| ·不同的原料配比对熔渗反应的影响 | 第32-33页 |
| ·以单质为原料制备Ti_3SiC_2的气孔率 | 第33-34页 |
| ·熔渗Al制备Ti_3SiC_2的研究 | 第34-38页 |
| ·渗Al的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 第34-35页 |
| ·不同配方及熔渗覆盖量对熔渗反应的影响 | 第35-36页 |
| ·渗Al制备Ti_3SiC_2的气孔率 | 第36-38页 |
| 4 熔渗烧结制备Ti_3SiC_2块体材料的反应机理 | 第38-41页 |
| ·热力学分析熔渗烧结制备Ti_3SiC_2的反应过程 | 第38-40页 |
| ·显微结构分析熔渗烧结制备Ti_3SiC_2的反应过程 | 第40-41页 |
| 5 熔渗烧结制备Ti_3SiC_2块体材料的力学性能 | 第41-43页 |
| ·熔渗烧结制备Ti_3SiC_2块体材料的抗弯强度 | 第41页 |
| ·熔渗烧结制备Ti_3SiC_2块体材料的硬度 | 第41-43页 |
| 6 熔渗烧结制备Ti_3SiC_2摩擦磨损性能 | 第43-49页 |
| ·摩擦磨损试验简介 | 第43页 |
|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 ·摩擦系数的计算 | 第43-44页 |
| ·磨损率的计算 | 第4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4-47页 |
| ·不同纯度的Ti_3SiC_2材料的摩擦系数 | 第44-45页 |
| ·不同纯度及致密度的Ti_3SiC_2材料的摩擦磨损量 | 第45-46页 |
| ·磨损表面形貌分析 | 第46-47页 |
| ·Ti_3SiC_2材料的耐磨机制 | 第47-49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 ·结论 | 第49页 |
| ·展望 | 第49-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研究生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