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免疫机制的入侵检测系统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9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9-17页
     ·网络安全的现状第9-10页
     ·常见的网络安全措施及其局限性第10-11页
     ·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1-14页
     ·基于免疫机制的入侵检测研究现状第14-17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论文组织结构第17-19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第17-18页
     ·论文的组织结构与安排第18-19页
第二章 入侵检测系统与免疫机制第19-31页
   ·入侵第19-21页
   ·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第21-24页
     ·根据数据源分类第21-22页
     ·根据检测方法分类第22-23页
     ·根据系统结构分类第23-24页
     ·根据工作方式分类第24页
   ·入侵检测系统标准及体系结构第24-26页
     ·公共入侵检测框架(CIDF)第25-26页
     ·入侵检测工作组(IDWG)的相关标准第26页
   ·入侵检测系统的现状与不足第26-27页
   ·生物免疫系统机理第27-29页
     ·生物免疫系统概述第27-28页
     ·生物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第28页
     ·免疫系统的基本特征第28-29页
   ·生物免疫系统与入侵检测系统的相似性第29-30页
   ·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基于免疫机制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研究第31-41页
   ·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的形式化描述第31-32页
   ·基于免疫机制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第32-35页
     ·生物免疫系统的防御体系第32-33页
     ·基于免疫机制的入侵检测模型第33-35页
   ·模型的分析与实现第35-40页
     ·嗅探器模块第35页
     ·规则库和固有识别器第35-37页
     ·预处理器和响应模块第37页
     ·检测元的生成和自适应识别器第37-39页
     ·检测元的更新算法第39-40页
   ·小节第40-41页
第四章 检测子生成算法研究及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第41-58页
   ·检测子生成算法的数学模型及匹配规则第41-44页
     ·检测子生成算法的数学模型描述第41页
     ·匹配规则第41-44页
   ·当前检测子生成算法第44-47页
     ·随机检测子生成算法第45-46页
     ·线性检测子生成算法第46页
     ·贪心检测子生成算法第46-47页
     ·检测子生成算法对比分析第47页
   ·改进的随机检测子生成算法第47-50页
     ·IDARG 描述第47-49页
     ·变异策略分析第49-50页
   ·改进算法IDARG 的测试第50页
   ·IDARG 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第50-53页
     ·改进算法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第50-52页
     ·改进算法的在入侵检测中的实现第52-53页
   ·IDARG 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测试分析第53-57页
     ·离线测试数据集分析第53-54页
     ·测试结果分析第54-57页
   ·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8-60页
   ·本文总结第58页
   ·本文的局限性第58-59页
   ·研究未来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致谢第63-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微粒群算法的群机器人系统路径规划研究
下一篇:基于Linux的IPv4/v6虚拟隧道路由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