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Linux的IPv4/v6虚拟隧道路由器设计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2页
   ·研究背景第14-15页
   ·研究现状第15-18页
     ·过渡技术现状第15-16页
     ·基于虚拟网卡建立隧道的研究现状第16-18页
   ·研究内容和目标第18-20页
     ·名词术语解释第18页
     ·研究内容第18-20页
     ·研究目标第20页
   ·研究工作与成果第20-22页
     ·研究工作第20-21页
     ·研究成果第21-22页
第二章 IPv6 协议族分析研究第22-40页
   ·IPv6 规范和地址第22-25页
     ·IPv6 规范第22-24页
     ·IPv6 地址第24-25页
   ·IPv6 上层协议校验和第25-27页
   ·ICMPv6第27页
   ·邻节点发现协议第27-35页
     ·邻节点发现协议介绍第27-28页
     ·邻节点请求报文第28-30页
     ·邻节点公告报文第30-31页
     ·路由器请求报文第31-32页
     ·路由器公告报文第32-35页
     ·重定向报文第35页
   ·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第35-37页
     ·地址配置介绍第35-36页
     ·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协议第36-37页
   ·IPv6 穿越以太网第37-40页
第三章 开发平台第40-44页
   ·安装FEDORA 8 LINUX第40页
   ·开发环境的建立第40-41页
   ·辅助工具第41-42页
   ·配置FEDORA 8 LINUX 网络第42-44页
     ·配置文件第42页
     ·网络参数第42页
     ·配置方法第42-44页
第四章 虚拟隧道路由器设计与实现第44-77页
   ·可行性分析第44-45页
   ·总体设计第45-46页
   ·通信模型设计第46-50页
     ·服务器与客户端UDP 通信模型第46-47页
     ·服务器与客户端线程通信模型第47-48页
     ·服务器内部通信第48页
     ·服务器与客户端通信协议模型第48-49页
     ·进程与线程同步第49-50页
   ·隧道数据转发设计第50-57页
     ·快速转发数据结构设计第50-52页
     ·用排序二叉树解决哈希表冲突的主要函数第52-57页
   ·会话协议设计第57-65页
     ·设计目的第57-58页
     ·基本协议第58页
     ·握手协议第58-59页
     ·文件传输协议第59-61页
     ·认证协议第61-62页
     ·对称密钥传送协议第62-64页
     ·配置协议第64-65页
     ·管理协议第65页
   ·虚拟网卡第65-71页
     ·工作原理简介第65-66页
     ·IOCTL 编程第66-70页
     ·虚拟网卡IOCTL 功能测试第70页
     ·虚拟网卡配置第70-71页
   ·数据库设计与实现第71-73页
     ·数据库设计第71页
     ·C 语言访问MySQL 数据库第71-72页
     ·客户端虚拟网卡硬件地址的生成第72-73页
   ·密钥的分发第73-75页
     ·基本术语第73-74页
     ·密钥分发算法第74-75页
   ·IPv4/v6 隧道路由技术第75-77页
     ·组网逻辑图第75页
     ·正常IPv6 路由第75-76页
     ·IPv4/v6 隧道路由第76页
     ·主机地址配置和解析第76-77页
第五章 软件测试和分析第77-92页
   ·测试平台的建立第77-82页
     ·测试方法第77页
     ·组网图第77-78页
     ·Gateway6第78页
     ·配置步骤第78-81页
     ·验证配置第81-82页
   ·测试与分析第82-90页
     ·PING 的测试第82-86页
     ·IPv6 应用层分析第86-90页
   ·研究工作总结第90-92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98页
附录A CPU 性能测试报告第98-100页
附录B 图5-3 中第2473 条记录的报文信息第100-102页
致谢第102-10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03-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免疫机制的入侵检测系统研究
下一篇:基于TMS的Web服务动态切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