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7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5页 |
(一) 医疗安全监测系统建立的必要性 | 第10-13页 |
(二) 医疗安全监测系统建立的可行性 | 第13-15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5页 |
三、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四、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一) 医疗安全及相关定义的理论探讨 | 第16页 |
(二) 医疗安全现况研究 | 第16页 |
(三) 医疗安全信息收集系统研究 | 第16页 |
(四) 医疗安全信息分析系统研究 | 第16-1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7-25页 |
一、资料来源与收集方法 | 第17-19页 |
(一) 文献资料 | 第17-18页 |
(二) 现场资料 | 第18页 |
(三) 常规工作资料 | 第18页 |
(四) 监测系统信息收集资料 | 第18-19页 |
二、主要分析方法 | 第19-23页 |
三、统计工具和数据处理 | 第23页 |
四、质量控制 | 第23-24页 |
(一) 定性资料的质量控制 | 第23-24页 |
(二) 定量资料的质量控制 | 第24页 |
五、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5-92页 |
第一部分 医疗安全和相关定义的界定 | 第25-32页 |
一、医疗安全和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5-29页 |
(一) 医院安全 | 第25-26页 |
(二) 医疗安全 | 第26页 |
(三) 病人安全 | 第26-28页 |
(四) 医疗安全(病人安全)不良事件 | 第28页 |
(五) 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医疗投诉 | 第28-29页 |
二、医疗安全和相关定义之间的关系 | 第29页 |
三、上海市医疗安全监测系统"医疗安全"的界定 | 第29-30页 |
四、医疗安全监测与医疗投诉之间的关系 | 第30页 |
五、小结 | 第30-32页 |
第二部分 医疗安全信息收集系统 | 第32-46页 |
一、信息收集范围 | 第32-33页 |
二、指标构建 | 第33-44页 |
(一) 指标构建原则 | 第33-34页 |
(二) 指标构建依据 | 第34页 |
(三) 指标构建流程 | 第34-35页 |
(四) 基本信息收集和指标基本框架构建 | 第35-36页 |
(五) 专家咨询 | 第36-37页 |
(六) 专家论证初步结果 | 第37-42页 |
(七) 试运行后基本信息收集内容和指标体系的调整和确认 | 第42-44页 |
(八) 信息收集基本内容和指标的最终确认 | 第44页 |
三、收集方式 | 第44-45页 |
(一) 试运行期 | 第44页 |
(二) 正式运行期 | 第44-45页 |
四、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部分 医疗安全信息分析系统 | 第46-57页 |
一、系统支持 | 第46页 |
(一) 计算机和网络相关技术支持 | 第46页 |
(二) 人力支持 | 第46页 |
二、系统特点 | 第46-47页 |
三、分析框架 | 第47-48页 |
四、定量分析 | 第48-50页 |
(一) 定量分析的内容 | 第48-49页 |
(二) 质量控制图的应用 | 第49-50页 |
五、定性分析 | 第50-56页 |
(一) FMECA国外应用简介 | 第51页 |
(二) FMECA相关概念 | 第51-52页 |
(三) FMECA在上海市医疗安全分析系统中的应用探讨 | 第52-55页 |
(四) FMECA分析表 | 第55-56页 |
六、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部分 实证分析 | 第57-92页 |
一、常规指标统计描述 | 第57-88页 |
(一) 患者和投诉事件基本情况 | 第57-64页 |
(二) 患方投诉事由情况 | 第64-76页 |
(三) 投诉事件医方原因分析情况 | 第76-86页 |
(四) 小结 | 第86-88页 |
二、P质量控制图实证分析 | 第88-92页 |
(一) 中心线确定 | 第88页 |
(二) 控制线的计算 | 第88-89页 |
(三) 传统质量控制图 | 第89页 |
(四) P(NP)通用质量控制图的制作 | 第89-90页 |
(五) 讨论 | 第90-92页 |
讨论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综述 | 第97-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